14(第2/5页)

然而,要让她负担住院费,就是另一码事了。父亲去世时,她和妹妹都放弃了遗产继承权。她们不是真心不想要,无奈父亲没多少存款,唯一称得上遗产的只有老宅的地皮。后来,她们的哥哥,也就是家中长子在那片土地上新建了房子,与母亲一起生活。

“妈是想留在家里吧?”妙子问道。

“可她现在连路都走不动了,不住院不行啊。瘫痪已经是时间的问题了。到时候总不能让嫂子伺候大小便吧。”

“可让我们出住院费,也实在是……”

“我也不服气啊。地皮我没要,妈的养老金也都是哥在管,难道他不应该给妈送终吗?”

“你跟他直说了?”

“怎么可能。”治子皱着眉。

“那嫂子怎么说?”

“不知道,但总归不会主动负担全部费用,毕竟她还有两个没嫁人的女儿。”

妙子叹了口气。哥哥不是不知道这个妹妹过着什么日子,却始终坚信自己是吃亏的人。

从工业高中毕业后,他进了本地的机械厂。“我也想当两天城里人啊!”哥哥从小就喜欢当着家人的面冷嘲热讽。他知道此话一出,父母就哑口无言了。他就是靠着这句话让父母给他买车,掏蜜月旅行的钱。妙子觉得,哥哥才是最应该听沙修会教主说教的人。

“然后呢?他要我们出多少?”

“各出十万。”

“那么多?我哪儿出得起!”

妙子眉头紧锁。每月到手的工资才十六万,让她一下子掏这么多钱实在肉疼。

“我也不宽裕,一个月的工都白打了。”

“老人看病会花这么多钱吗?”

“不知道,自付比例是百分之三十吧?”

“那哥准备让她住什么病房?”

“我也不知道,你去问问?”

“我才不问呢,问了更郁闷。”

两姐妹不约而同地叹气。妙子垂头丧气,怀着阴郁的心情喝了口茶。按哥哥的脾气,他应该会把费用三等分。在他看来,这样才算“公平”。

“说句难听的话,我觉得这钱出一次就差不多了,”治子幽幽地说,“医生说,妈的情况是很典型的‘衰竭’,也就是这三个月的事……”

妙子没接茬,心里却松了口气。但同时,她也察觉到了一丝异样。眼看着母亲就要归西了,她却有种事不关己的感觉。她与母亲的关系并不算亲密。她总是站在客观角度审视父母,认清了他们只爱面子的事实。莫非她对亲人特别冷淡?

要不改天找沙罗老师咨询一下吧,虽然这意味着她必须准备一笔布施。

“良彦和麻子还好吧?”治子问起了妙子的孩子。

“嗯,挺好的。麻子昨天还给我打电话了。”

妙子撒谎了。其实两个孩子平时几乎不联系她。儿子在东京当飞特族,女儿在仙台的服装店当店员,再详细的情况她也不清楚。孩子们过年会回家,但只住一个晚上,就跟逃难似的回大城市去了。妙子也能理解年轻人的自顾不暇,只是这对儿女心中都没有她这个母亲。

“真美今年要找工作了吧?”

妙子顺势问起了妹妹的女儿。

“是啊,找也找不到,估计只能当合同工,要么就当派遣员工,随便找个地方干活。”

治子苦着脸,用鼻子出了口气。妙子也知道,这年头公司都不愿多录用正式员工。她自己也是合同工,就算失业,也领不到失业保险。

“女孩就算了,男孩可怎么办……除非叫得上号的名校,否则大学学历也是一点用都没有,这可如何是好……社会是什么时候变得如此难混的?我们年轻那会儿,日子明明还没有这么难过。”

这话一点没错。当年根本不存在成年人还得靠打零工维持生计的情况。流浪汉也是大城市独有的现象。

拉完家常,治子双手扶膝,“嘿咻”了一声,用特别“大妈”的动作站了起来,随后无力地说:“你那份钱就直接给哥吧。”看来她虽然满腹牢骚,到头来还是准备掏钱。临走时,她还担心地补充一句:“姐,你千万不要一头栽进那个宗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