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民国下堂妇11(第2/3页)

阿渔的目光在刘家众人一一掠过,几句话后离开。

周晓峰走在路上:“刘家人态度倒不错,比那个黄淑芬好多了,好竹出歹笋。”

阿渔回头望了望看了看掩映着夜色中的小洋楼。

小楼里,刘夫人不满道:“问了一次又一次,没完没了了,这都过去四年了,还能找到是有鬼了。”

刘连城搓了搓手指头:“你少说两句,人丢了个大姑娘,来问问怎么了,毕竟是我们不对在先。”

刘夫人撇撇嘴,斜一眼面容不自在的黄淑芬,要不是这丫头隐瞒不报,他们家何至于底气不足。若非人家找上门,还真不看不出这丫头这么能耐,居然骗了他们这么多年。

黄淑芬面上一烧,头埋得更低。

刘雅兰打了个圆场,说散了吧。回到屋里戳着黄淑芬的额头责怪,老调重弹:“你这丫头真是的,本来庄秋谊丢了跟你没关系,她自个儿要来港城的,自个儿要出去玩的,丢了是她命不好。可你倒好,居然没告诉庄家人,弄得我们家立场尴尬起来,我说你啊你,你脑子里在想什么。”

黄淑芬嗫嚅说不出话来。

说了她两句,刘雅兰就道:“行了,都过去的事,这一阵你乖一些,别让你舅妈说嘴。”说罢,摇曳着离开,准备去跳舞。

刘家人的大致反映,阿渔一一知晓。刘家有一个好习惯,养了两只猫。

阿渔摸了摸怀里的猫,都是正常的反应,没有任何有价值的信息。

庄秋谊到底在哪儿?

是生还是死?

阿渔一边监视着刘家,希望能找到蛛丝马迹,一便让周晓峰有空便在走街串巷寻找。

虽然有霍云芝帮忙寻找,但是他们不可能干坐着等消息。人海茫茫寻人不易,尤其还没有庄秋谊的近照,阿渔手上只有庄秋谊十二岁时的照片,而她现在已经十九岁,女大十八变。

苦寻数月无果,兜兜转转,却在西餐厅内不经意间遇见。

十八岁的少女,亭亭玉立,明媚靓丽。

被激动的周婶抓住手的庄秋谊眼神茫然而又陌生,想缩回手又怕伤到周婶,十分尴尬。

站在庄秋谊身边的中年女人护着庄秋谊:“你们是谁?”

阿渔眼望着对面的中年男子,微笑着道:“我是她姐姐,这三年一直在找她。”

中年男人沉默地看着阿渔,他们姐妹俩长得很像,一看就有血缘关系:“我们家就在附近,去家里说吧。”

阿渔便应好,看了一眼庄秋谊,她眼神好奇又疑惑,阿渔轻轻地笑了下。

庄秋谊抿了抿唇,也笑了笑。

“二小姐,我是周婶啊,你怎么就不认识了,这是大小姐,这几年大小姐一直在找你,可算是找到你了,以后见了老爷夫人我也有话交代了。”说着周婶呜呜咽咽地哭起来。

庄秋谊尴尬地抓了下脸,小声道:“对不起,我忘了一些事。”

周婶哭的更加伤心。

“婶子别哭了,只要她人好好的便好,旁的都不要紧。”阿渔递了一方手帕给周婶。在没找到庄秋谊前,她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庄秋谊和庄秋语姐妹俩感情甚笃,什么情况下,庄秋谊会离家四年一封平安信都不寄,这年月,哪怕身处地球两端,只要有心都能联络上。除非庄秋谊失去了自由,更甚者已经遭遇不幸,所以不能联系庄秋语。眼下的情况比阿渔设想中强百倍,看得出来,庄秋语过得不错,虽然狗血的失忆了。

周婶破涕为笑,赶紧抹眼泪:“对对对,二小姐好好的就好。”

到了薛家,薛平山也就是庄秋谊的养父细细说来。

薛家夫妇十几年前为了躲避战乱从福建来到港城定居,开了一家小医馆养家糊口。

四年前,薛平山带着大儿子去乡下义诊晚归,为了赶路走小路,正遇见几条野狗在刨坑,坑里躺着的就是庄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