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邓小平是企业家(第2/2页)

邓小平时期的“公司集团决策层”是一个“弱势机构”,财务赤字,宏观调控能力羸弱,下属30多个“子公司”产业结构混乱,资源配置不均衡。面对这一极度不利状况,邓小平的办法是充分授权,各自为阵,鼓励试点,由点及面。在他的治理期内,几乎所有的重大经济创新,都是“地方公司”擅自试验的结果。小岗村搞出了“联产承包责任制”,蛇口搞出了“土地置换、吸引外资”,顺德搞出了“三来一补”,温州搞出了“股份合作制”,天津搞出了“开发区模式”。

此类等等,在当年均为“大逆不道”,邓小平在“董事会”层面上力排众议,宣称“胆子大一点,步子快一点”、“错了不要紧,重头再来过”,而那些地方性试点一旦获得突破性进展后,他又迅速地将之提升为“全集团战略”。

实际上,邓小平创造了一个权力充分下放的内部创业氛围,通过局部组织的大大小小的创新带动全国的结构调整和产业迭代。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公司”实际上是一个“失控的组织”,创新几乎全数来自基层,因此,是一场由下而上的经济变革。“集团公司”层面唯一坚定的两个原则是:第一,消费品物价不能失控;第二,“董事会”的产生机制不能失控。关于后者,便有了“稳定压倒一切”的提法。

邓小平时期,先后有四任“总经理”。特别是朱镕基,他在1994年全面主导了以分税制为核心的整体配套体制改革,从而使得“集团经理层”重新掌握了经济成长的控制权,而这一改变距离邓小平去世已只有3年的时间了。

作为一位“董事长”,邓小平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全面再造了“中国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这个意义上,他无疑是称职的和成功的。当然,改革的任务并没有在他的任内全部完成。

1997年的元旦,住在北京三〇一医院的邓小平让人打开电视机,他看到中央台正在播放一部纪录片,就凝神看起来,可是看不清楚电视屏幕上那个远远走过来的人是谁。“那边,走过来的那个,是谁啊?”他问医生黄琳。黄说:“那个是您啊。您看清楚了。”黄告诉他,这部电视片名叫《邓小平》,是刚刚拍摄的,有12集。他什么也没说,只一集一集地看下去。黄知道他耳背,听不见,就俯身靠在他的耳边把台词一一复述。每当电视里有一些颂扬他的话时,黄琳就看到老人的脸上总会绽出一丝异样的羞涩。

50天后的2月19日,这个93岁的老人走到了生命的终点。路透社在他去世后第二天的评论中说:“邓敢于撇开僵硬的计划体制而赞成自由市场力量,并让中国的大门向世界开放,他真正改变了中国。”

又过了17年,2014年的今天,8月22日,是邓小平诞辰110岁的纪念日,中央台正在播出18集纪录片《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而新任“董事长”所面临的局面已与邓时期有极大的不同,不过,其治理主题似乎并未更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