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酱鸭(第2/2页)

在方碑村,我第一次见到了对口援助的周开洪。他是一位1966年出生的农民,在大地震中,房子和农田被彻底摧毁,幸好家人无恙,但已一贫如洗。在政府帮助新建的临时砖瓦房里,仅一张破旧的四角方桌、两床老棉被而已。他的儿子周强将在这年参加高考,但是一切的经济来源已全部丧失。我太太当即答应,每年再捐助1万元学杂费,直到周强学业结束为止。老周是一个极其不善表达的人,讲着一口难懂的绵阳方言。

后来的几年里,各人的生活如同方碑村前的那道江水,在自己的河床里平静地流淌着。

何志毅在绵阳招募了两位年轻的志愿者,联络方碑村和各位捐助人,每年通报重建和资金使用情况。到2013年,“一帮一”重建计划的还款日到期,100%的方碑村农民按协议交还了借款,而100%的捐助人又承诺将所有资金滚动投入于方碑村的新一轮乡村建设。

精力旺盛、不肯消停的何志毅教授也离开了上海交大,他回到家乡福建,在那里平地起家,筹办新华都商学院。他在2008年发起干了一件那么漂亮的事,它很平凡,很渺小,对世事的改变也很缓慢,但真是这个国家少有的美好事物之一。

周开洪的新房子在自己的宅基地上建成了,他养猪、养鸭,在滩涂地上种花生,日子渐渐富足了起来。周强顺利完成了4年的大学学业,辗转在成都、长沙及贵阳一带打工,有一年还把腿摔断了,弄得大家一阵紧张,现在,小伙子是深圳一家科技公司在湖南和贵州的销售代理。

从2010年起,每临春节,老周就会往杭州寄土产,全是自家地里种养的东西。他还用上了智能手机,2014年秋天,我去四川讲课,突然接到他的电话,还是那口难懂的绵阳方言,声音很大却听不太清楚:“你啥时候再来方碑村看看呀,村口的大桥快要通车了。”

此刻,是2015年2月18日,很快就要过大年夜了。周开洪寄来的腊肠和酱鸭被挂在了阳台上,又重又丑,却让人心生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