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铩羽而归(第7/9页)

“王爷,”冯慎挣扎着要起身,“卑职没能擒得匪徒,有负王爷重托……”

“好好躺着吧,”肃王伸手一按,临床坐下。“只要你没事,让那些匪徒逍遥几日又何妨?刚才本王听你问裹伤之事,莫非是嫌那帮太医手艺不行?”

“岂敢,”冯慎忙道,“蒙王爷眷顾,卑职惶恐还来不及。”

“那就好,”肃王冲香瓜与冯全道,“本王与冯慎有事商议,你们先下去吧。”

香瓜、冯全答应一声,退出了屋中。

待二人走后,肃王问道:“冯慎啊,现在这里清净了,跟本王说说你那后背是怎么回事吧!”

“后背?”冯慎心里咯噔一下,“卑职后背……怎么了?”

“装!”肃王道,“为你包扎的太医都告诉本王了,说你背上有刺青。你既非聚啸山林的草莽,又不是受罚黥墨的兵仆,怎么也如此轻浮,于身上胡文乱刺?”

冯慎斟酌了一会儿,这才说道:“王爷容禀,卑职身后刺青,实为先父所文。”

“是令尊所文?”肃王道,“那想来必有深意……哎呀,越说本王越好奇了,你那背上究竟文着些什么?该不是‘精忠报国’吧?”

“王爷取笑了,”冯慎稍加犹豫,便缓缓转过后背,“您老自己看看便知。”

冯慎虽身缠裹带,后心却露了出来。只见他背上有连有断,盘文着八组爻象,阵眼之中,还刺着四列细小的古篆。

肃王啧了一声,道:“这是个八卦阵吧?”

“不错”,冯慎回道,“正是个伏羲八卦的阵位图。”

“四……这上面写的是什么?”肃王有些难为情,“本王对那篆书,却不怎么识得……”

冯慎道:“回王爷,那所文字迹为:四象两仪,阴阳通极。天泽风水,火雷山地。”

肃王自念了一遍,惑道:“这四句话并非诗诀,也不像爻辞,究竟是何意啊?”

“不瞒王爷说,卑职也不知道。”冯慎苦笑道,“当初刺背时,卑职年纪尚小。待长成后,自己对镜反照,才得知背上所文之物。至于那字图之意,卑职也曾问过先父,可每每,先父都是含糊其辞,只道这刺青不可为外人窥见,而对其含意却只字不提。眼下先父故去多年,这刺青中的玄机,也已然随他长眠于地下了。”

肃王叹道:“令尊此举,着实叫人揣测不透啊。”

冯慎点点头,又道:“这刺青之事,恳请王爷为卑职保密。”

“这个自然,”肃王道,“太医那边,本王也已叮嘱他们不得乱讲。怎么说你也是朝廷官员,若被人知道身文刺青,传将出去,好说不好听啊。”

冯慎喜道:“谢王爷体谅!”

肃王摆了摆手,“好了,刺青这茬儿就算是压下了,咱们聊聊那粘杆处的事吧。”

“卑职也刚想问,”冯慎忙道,“王爷,那伙粘杆恶党有消息吗?”

肃王摇摇头,又道:“那曾宅也已经查抄了,后院里确无什么造假作坊。”

“这便是了!”冯慎道,“卑职就猜到那里面有鬼!”

“有鬼?”肃王不解道,“冯慎啊,那‘造假作坊’本就是曾三扯的谎,你为何这么在意他那些谎言?”

“因为那些谎言中,暗含着蛛丝马迹,”冯慎道,“王爷,卑职请令调兵前,曾托您老打听过一个人……”

“有这事,”肃王道,“你是说那个‘日本参赞’吧?本王去领事馆查过了,他们日本国的驻京参赞共有三人。可那三人皆年过半百,并没有你所描述的那个人啊。”

“这便是问题所在,”冯慎道,“既然曾三并没有造假作坊,那他哪来的‘假带钩’去卖给那‘假参赞’呢?”

“本王都听糊涂了,什么假带钩、假参赞的?”肃王一头雾水,“冯慎你慢些说。”

“是”,冯慎笑道,“那卑职就慢慢为王爷剖析。之前曾三私会那日本人,恰巧被卑职撞见,为了掩饰,曾三便信口雌黄,说那日本人买下了他的假带钩。当时曾三察言观色,已经看出卑职颇有怀疑,故拿出一对随身把玩的核桃东聊西扯,好让卑职相信他所言不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