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第4/5页)

作为“自然赋予人类的终极计算能力”的量子计算,邵炼对量子计算机有过短暂的关注。

特定条件下的计算能力,远不及当前超算性能,但是计算过程和速度有趣,令他两年前了解过国内第一台光量子计算机的诞生。

甚至产生过用光量子计算机取代医疗系统算法的想法。

邵炼盯着满屏复杂的论文沉思。

最终还是拨出了电话。

那边办公室接了快,带着困惑一般问他找谁。

邵炼说:“请帮我转一下孙院长。”

沉默片刻,他回答道:“高科邵炼。”

沈明洲回国之后,在七所的协助工作变得忙碌许多。

他们重新规划了第三代外骨骼设计,从新能源和节能方面考虑了新型电源装置,试图做出一款绝无仅有的外骨骼。

“现在已经有石墨烯制成的超轻防弹衣,在轻薄、坚硬方面,它绝对不会让人失望。”

莫敏学短短时间,已经联系遍了全国新材料研究所,总结出了最适合外骨骼的新材料。

“电源方面,我们尝试使用氚电池动力。”

沈明洲惊奇的抬头,“已经有氚电池了?”

“有。”莫敏学点点头,“K大能源实验所上半年做出了实验用的氚电池,可以维持一台大功率实验机高速运转5天。我跟他们项目负责人做过模拟,如果用在石墨烯外骨骼上,理论上可以维持10天到20天续航。”

作为一款外骨骼,能够将续航时长提高到10天,已经算是惊人数据。

沈明洲不怀疑氚电池能够提供如此大的能量。

他以为要过几年时间,才能等到人研发出来。

没想到,现在已经有了!

“我们就用氚电池的能源设计,尝试做一套石墨烯外骨骼吧。”

沈明洲抑制住心里激动,眼神发亮。

他沉浸在研究之中,完全没有特地研究军用装备,也听过石墨烯外骨骼的大名。

防弹、恒温,在外骨骼电力驱动下,能够承受100公斤以上负重,并且长途行军三天。

核心技术在当时的科技背景下并不突出,但是仿生学设计令他印象深刻。

现在,莫敏学联系到了氚电池研究专家,又有石墨烯专业团队。

三强联合,再加上他的实验模拟系统,做出量产石墨烯外骨骼的雏形一定不难。

研究最怕没有目标。

沈明洲的信心给了莫敏学极大的动力。

“行,我们试试。”

不管能不能成功,方向对了,付出就不会白费。

七所热热闹闹借了两家外援,重新开辟了专门的第三代外骨骼研究实验室。

国内兵分三地,实现首次跨区域研究合作。

为了便于网络通讯交换意见,沈明洲还特地在网络安防系统里,开辟出了第三代外骨骼网络会议室。

三个受到高科保护的科研单位,直接可以实验室与实验室对话,不需要经过其他的外部软件。

安全、迅速、简单。

莫敏学就这么站在旁边,亲眼见到沈明洲花了两小时,建设起了这间网络会议室。

并且,能够保证网络通讯安全不受窥伺。

莫敏学知道沈明洲厉害,但没想到他这么厉害。

他沉思片刻不禁问道:“洲洲,你和炼炼谁比较厉害?”

专注调试网络会议室的沈明洲,抬头给了舅舅一个诧异的眼神,“当然是邵炼。”

他回答得果断,毫不犹豫。

维护心理令莫敏学老泪纵横。

“你这么肯定的说炼炼更厉害,我怎么觉得我去问炼炼,他也会肯定的说你更厉害。”

沈明洲笑了笑,想起邵炼平时跟他聊天说的话。

确实很有可能。

“那你问问。”他不管大人突发奇想比较外甥能力的心思,继续忙于调试。

莫敏学抬手就给邵炼发消息,不到片刻,笑出声。

邵炼:您老没事就多做研究,早点把人还我,舅舅你最厉害谢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