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第2/3页)

婷婷马上对自己的病情好转又有了新认识;她真的康复了哩,连儿女们的合谋都在数十秒钟内被她分析出来,识破了。

当然,婷婷是个乖母亲,她不会得罪老头儿从而惹儿子女儿生气的。连儿子女儿现在还把姓许的当爸,跟他亲热,她都不吭气。她深知自己是有病的人。认了自己的病就跟文革中中认了自己的罪一样,不乱说乱动,乖乖做人,争取早日回归到正常人(革命群众)的队伍里去。

姓魏的大老头儿坐下来和她以及儿女们一块吃晚饭。她的手在桌上被他的手碰了一下。她心里一惊;哪里是被手碰了?明明是被锉刀碰了。一把皮肉磨砺而成的锉刀,热乎乎的。儿子女儿都管他叫“魏老师”,而她心里想,他更象个“魏师傅”。

后来果真证明她虽然有病,判断人还是准确的。大老头儿在出版社的仓库工作,每天搬的书一个最有学问的人一辈子都读不完。他的手时刻要系绳子、解绳子,皮肉磨成钢铁。到了婷婷搞清楚这一点的时候,魏老头儿已上家里来过三趟:修水管一趟,修抽水马桶一趟。魏老头儿倒不虚,自己更正了儿子豆豆对他介绍的误差。

她只好跟儿子和女儿直言。她叫他们别费心了,自己奔六十的人难道不会自由恋爱?难道她长得跟六必居腌萝卜似的抽抽成一团了?

豆豆说她是有病的人,必须找一个魏老师那样厚道实诚又有把力气的人,不然把母亲嫁出去,他和妹妹能省心能不心疼能不麻烦不断吗?再说母亲一个月只能拿八百元,怎么独立门户一个人过?现在租最差的房也得上千。

婷婷第二天来到区文化馆。她在那儿工作已经是两个馆长之前的事。区文化馆的人告诉她。她并没有工资存在那里,全让她的儿女取走了。她知道自己得这样的病也象文革中的黑五类一样讨厌,总是连累家庭,所以儿子女儿用她那点工资给他们自己做点补尝也应当。她要自己做个很乖的母亲,千万不跟他们去提钱这件事。没钱就没钱吧,她两手空空也可以去看望老张。两手空空也是可以跟他一块守岁的。

于是她搬出了她曾经的自行车。好在孩子们都特别忙,顾不上管她,她可以偶然不乖一下。自行车老了,每个关节都痛,象所有老了的人类成员一样,它的每一个动作,那些关节都会大大作响。

她骑着有严重关节炎的老自行车往北去。北京冬天的风都是来自北边。她两个朝北的膝盖骨首先冷下去,越来越冷。冷冷就没知觉了。她朝着北的脸孔在口罩下由冷变热,口罩下开着个小澡堂似的,脸泡在热水里似的。听儿子和女儿以及朋友们讲过蒸汽浴,大概口罩下的脸就在享受蒸汽浴。

等她把两个多小时的行程告诉老张时,就变成了一句话;“路上风挺大。”

老张是不多的几个留守病号之一。她没能陪他守岁。他和她都没法为自己做那么大的主,让自己在年三十这天晚上一块消失。消失到哪里也成问题。老张还不如她,连客厅里一张晚上能打开做床的沙发也没有。就好象从来不知道婷婷已经被强行出了院一样,老张见了她又是拿出一个新刻的石头。又是刻的人像。这回是爱因斯坦。她知道爱因斯坦长什么模样,曾经工作的区文化馆阅览室有他的传记,里面有他的照片。老张告诉过她,婷婷和他的女儿是他唯一彖刻过的小人物;他刀下一般都是大人物的头脸。她问他跟谁学的手艺。不用学,遗传的,就象病一样。年轻的时候就病了?病了一辈子了。

婷婷一听到老张如此坦然地谈自己的病,就会心生羡慕。他和她对病的态度完全不同。他对病就象对自己的长相、肤色、身高、天份一样,坦坦荡荡,长得不好看不能怪我吧?有病也不是我的事,你不能只要我有天份不要我的病吧?天份和病都是与生俱来,你怎么可以要一样排除一样呢?你怎么可以赞赏天才而歧视病呢?婷婷觉得长期和老张在一起一定会让她健康壮实,因为她也渐渐会传染上他对于病的态度,那种坦然无辜、甚至自信。她希望能长期地、永远地跟他在一起,那她就再也不会因为病而觉得低人一等,而问心有愧,而对街坊邻居同事以及儿女欠着情份。最主要是对自己的儿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