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打工趣谈(第2/2页)

毕学祥是皇城根儿长大的,到那么偏僻的地方能待习惯吗?冬天零下十几度,根本受不了。再加上毕学祥的徒弟游泳淹死了,老人担心自己这一百多斤也扔到关外,说什么也要回北京。

回到北京没工作,正赶上房管局招工,毕学祥就去应聘。人家问他:“你会糊棚吗?”“没问题呀!”其实他根本不会。人家派他跟两个工人一块儿出去干活儿,三间屋,一人一间。毕先生跟那二位说:“你们先干吧,我手快,不着急。”其实他是不知道从哪儿下手。

人家在那儿糊棚,毕先生蹲在地上抽着小烟袋观察人家干活儿,把工序一一记在心里。都看明白了,把烟袋一磕,起来干活儿,还真给糊上了。在天桥混饭吃的主儿,能让这点儿事儿给难住吗?从那儿之后,毕学祥就成了棚匠,一直干到退休。

毕先生还算好的呢!跟他一块儿去四平的相声老艺人刘树江,回北京找不到工作,也没地方住。多亏单弦票友希世珍帮忙,在一家宾馆的外墙搭了个小棚子,母子勉强遮风挡雨。刘树江到郊区各处赶集,撂地说相声维持生活。

为什么说这些呀?因为我当小工那阵儿,这些老艺人的落魄经历一直是我的宽心丸儿,我认为自己跟他们一样,是身怀绝技的老艺人,只不过没赶上好机会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