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第3/3页)

金庸的武侠小说一共写了十四部,由一句诗概括,就是“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全都是连载小说。金庸的小说有时候大家看着看着觉得怎么突然拐别处去了,不像一开始就已经构思好、谋篇好的那种所谓的文学。其实就是因为金庸写的小说都属于那种商业文学,人家也没想过要得诺贝尔文学奖。他当时写小说就是为了自己的《明报》,为了自己的报纸能够生存下去,每天不停地写,有时候写到后面都已经忘了前面写的是什么了。所以金庸先生后来正式出版他的小说集的时候,用了很多年的时间,把连载的这些内容重新梳理了一遍。因此现在看起来金庸的小说还算比较连贯,还是非常精彩的。另外一位大师古龙先生当时写的小说也是连载的,但古龙先生的小说后来没来得及整理他就去世了,所以古龙先生的书是直接把他之前连载的内容给结集出版了,能明显地看出那种连载的痕迹,一会儿说到这儿,一会儿又跳到那儿了。

金庸先生的爱情观贯穿在他的十四部小说中,他的爱情观就是:“我为你生,我为你死,我一生只爱你一个人,我从来没动摇过哪怕一秒钟……”在他的小说中,每个女主角都永远爱这个男主角,男主角也永远爱这个女主角,从未动摇过。当然这也是商业小说的重要元素,王朔的早期小说也是这样的风格。

《天龙八部》是金庸的小说中非常有突破性的一部,在这部小说中,金庸式的爱情观其实也并没什么改变,但这部小说最大的改变其实是金庸的汉民族主义倾向的转变。在金庸前期的小说中,都表现出非常明显的汉民族主义倾向,从《书剑恩仇录》开始,他的小说都把外族人写得坏极了,外族人都是那种奸诈、残忍之辈,而把汉人都写得特别好。其实这也难免,因为金庸从小深受汉族伦理“忠孝礼义廉”的影响,他从小是接受“四书五经”的教育长大的,所以也就自然地接受了传统的历史观。

但在《天龙八部》中,金庸有了意识上的重大进步,最典型的就是他对“萧峰”这个角色的塑造。《天龙八部》中的萧峰不是汉族人,而是个契丹人,但他在《天龙八部》中是最大的大英雄,比其他汉人都更“英雄”,而且非常受人热爱。而金庸在《天龙八部》中写到契丹人的时候,也没有把人家全写成像蛮夷、鞑虏之类的,也是有好人,有坏人。所以在《天龙八部》中,金庸做出了重大的突破,我个人觉得,这是金庸先生从畅销书小说家向文学家前进的一大步。

关于《天龙八部》还有一个小段子,就是这部小说一直是在《明报》上连载,每天刊载一千多字,但金庸中间有两次出差没法继续写这每天的一千字。于是金庸就请他的好朋友倪匡来帮忙写,那时候没有电子邮件,出差时可以写个电子邮件回来,寄封信回来要好几天,就来不及了,于是倪匡就帮他写。结果金庸先生第一次出差回来一看,阿朱被倪匡先生给写死了,金庸说:“怎么回事?阿朱怎么死了?”倪匡说:“我觉得她该死啊!”后来,又有一次,金庸又出差,倪匡先生接着帮他写,结果金庸第二回出差回来一看,阿紫又被倪匡给写瞎了,最终还跳崖自杀了。这个萧峰也够倒霉的,这辈子就这俩女人,金庸先生出两回差,都被倪匡给写死了。这是文人之间的趣闻,简单说两句。

| 大美女蒋勤勤生日 |

今天是大美女蒋勤勤的生日,生日快乐!阖家幸福!至今犹记很多年以前,大概是1994年9月初的样子,我和黄磊说94级新生入学了,咱们是不是去看看新生,去聊聊天什么的。黄磊那时候应该是大师兄,每个大学都这样,师妹们来了,师兄都要去看看,师妹们管这叫“防火防盗防师兄”,要防着点儿。我和黄磊当时推开了94级一间宿舍的门,当时我俩吓一跳,齐刷刷三位大美女坐在那里。这三位大美女的名字也很有意思,一个叫蒋勤勤,一个叫陈莎莎,一个叫金巧巧,三个人还是同班同宿舍,个个都青春无敌,非常漂亮。我跟黄磊当时特高兴,坐下来跟大家聊天。我还记得蒋勤勤那时候非常朴素、清纯,当然今天的蒋勤勤依然是名利场中最朴素的一位,还是保持了最开始到学校时的那种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