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大唐盛世52(第2/4页)

那、那不是李承恩吗?!

众人死死盯着一脸苦笑的李府主,猛地扭头看向殿前甲胄披挂的李承恩,嘴巴张了张,半点也没能吐出一个字来,只心中不免嘀咕,李府主何时有了双胞兄弟,他们竟一点风声都没有听到!

李府主心中苦笑。

他看到了接管了大明宫的天策将士,明明是相似的打扮,但那些人的脸孔却是陌生,又有一个长得跟自己一般模样的李承恩在。好在朱剑秋足够靠谱,萧明晟又没防着这个世界的天策府给李府主带信,李府主这才在百官进宫的功夫里弄明白这些人的来历。

要不是他认得朱剑秋的笔迹,李府主都要怀疑这是谁故意搞事哄骗于他。

孝敬皇帝,不,是晟安文睿皇帝李弘啊,即使他在这个世界并没有留下多少事迹,他始终是大唐宗庙中供奉着的帝王。

先祖显灵,这个显灵对当今圣上可并不友好。

萧明晟手指轻扣御座扶手,示意一旁的李贤,道:“念。”

李贤会意,当即展开圣旨,以李唐历代先皇之名,废黜李隆基皇位。

满朝文武都惊呆了。

废黜皇帝?

还以历代先皇之名?

凭什么!他谁啊,有什么资格代表李唐历代先皇,废黜当今圣位!

“就凭朕是李弘。”萧明晟居高临下地扫视着这群所谓的大唐肱骨,有奸相杨国忠祸乱朝政,把持吏部选试,结党营私,在场这群人里,可用的太少。

萧明晟无所谓地靠在御座上,道:“你们就当祖宗显灵,朕不忍见大唐沦于战火之中吧。”

百官:“!!!”

“你、你……”众人不敢置信地看向萧明晟,祖宗显灵是什么意思?!

萧明晟懒得废话,又让人宣旨,以杨国忠为首的奸相贼臣,一个个罪名念得清清楚楚,直接下狱。该罢官罢官,该斩首斩首,抄家流放绝不手软。

萧明晟已经隐隐感觉到了什么,他必须在离开这个世界之前,扫平所有可能再度引起战乱的祸害。

萧明晟在下旨废了李隆基后,也没有放过李亨。萧明晟看不上李亨的本事,如今的大唐需要一个敢推行改革的铁血君主,这才能够压下四夷接下来的叛乱。

大唐从来不是四夷眼中的上国,它们在大唐鼎盛之时不吝赞美之词,可只要大唐有丝毫不对,第一个亮出獠牙的依旧是它们。

萧明晟虽然占了先机,一举将大明宫纳入了掌控之中,但长安城中并非没有李隆基的心腹。原本的天策李府主便是其中之一,但被朱剑秋一封密信压着,他没有出手,而是沉默地看着一切进行。

杨国忠麾下有神策军,自然不愿束手就擒。然而,神策军在与萧明晟带来的天策将士短兵交接之时难免出现伤亡,神策军死的时候鲜血淋漓,尸体倒地。然而,天策将士死亡之时,身体化作金色光点,直接消失在众人眼前,兵器铠甲尸体乃至于鲜血,一点都没有留下。

这样的异象震惊了在场众人,此时此刻,他们终于明白殿上玄衣纁裳的帝王口中所谓的“祖宗显灵”。

他们根本不是凡人!

这一下,再无人敢质疑萧明晟的旨意。

天宝十四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李隆基下罪己诏,为上皇晟安文睿帝废黜帝位,朝政暂由上皇晟安文睿帝掌管。此期间内,除奸佞,清吏治,重用能臣良将,平国内乱象,镇四夷不轨之心。

李隆基改封黔王,携贵妃杨氏迁居黔州废太子李承乾旧宅,前太子李亨及妻妾随侍左右,其子嗣诸王则留在帝都长安,受李贤驱使。

李隆基晚年昏聩,但仍有不少贤才良将忠诚于他。李隆基虽然敌不过萧明晟,但自有义士襄助。

其中,便有九天的人。

一教两盟三魔,四家五剑六派。大唐江湖明面上最为煊赫的势力皆在这一句诗中,但这只是大唐江湖势力的冰山一角。而比一些隐世门派世家更为神秘,同时还引导着朝堂江湖变化的组织,正是这成立于南北朝时期的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