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邪三(第2/3页)

他眼睛落在了书案上的水准仪上,微笑道:“对了,我们一直没有来得及用它测量水平。你想玩一下么”

小公主望着那水准仪,她点点头。

那水准仪是木制的,清漆油得油光铮亮,中间的底座是莲花模样,下面如同佛灯底托一般,十分精致。

上面一条横梁上,镶嵌着三个水槽,水槽上有浮标,浮标上有基准观测点。

水准仪横梁的左右两侧,垂着两条对称的绳子,绳子底端缀着小小的铅球,看上去像拨浪鼓的两个鼓槌一般。

小公主将水准仪拿在手中也像玩拨浪鼓一般,摇一摇。

太子要往水槽中注水,她才依依不舍地放下了它。裴媛轻轻道:“北宋时候,曾公亮先生在《武经总要》说,他们附图中的水准仪,仿自唐代李筌《太白阴经》的水准仪。”

太子一边小心翼翼地向水槽中注水,一边说:“对,《周礼 考工记》中说‘水地以线’,说明这个仪器发明很多年了。我们的先人很早就使用它了。”

小公主看着木制水槽中,逐渐盛满了清亮的水,她认真地观察着水准器,抬起头茫然地问:“哥哥,然后呢?”

太子咳了一声,抬头望着裴媛。裴媛脸红了,她小声道:“书上没写……”

水准仪放置在太子的书桌上,小公主趴到桌上,她轻轻说:“是不是这两条线的长短不一样?”

大家的头凑到了一起,仔细观察着左右两条线和水面上的浮标:“真的呀!是桌子不平?还是地面不平啊?”

吃饭之前,他们将屋里的所有家具都测了一遍,玩的不亦乐乎。

太子和裴媛看到小公主有了笑容,才松了口气。

然而等着水准仪的新鲜劲儿过去了,小公主又睁大了眼睛问:“哥哥,小哥哥什么时候回来啊?”

小公主如此念叨了宁骥整整一年,大家都没想到莫允离会这般长情。

而宁骥自从回了铁墨国就如石沉大海,一点儿消息也没有了。这边寄信给他捎东西给他,他也只管收,没有带半句话回来。

渐渐的,莫允离也不再问小哥哥什么时候回来了,只是她偶然会问一句:“小哥哥是不是忘了我了?”

时光转瞬而逝,孩子们长大了。

美貌温柔名动天下的公主莫允离到了许亲的时候了。

又是一个春天,春光明媚之时,整个皇城的青年们都开始失眠了。那倾国牡丹一般的女孩儿,备受娇宠的公主,终于长大了。

京城之中暗暗流传着各种故事。什么今日谁又对公主一见倾心啦,谁又因为看到公主的衣角,就不小心掉水里去啦。

这样的情况,让皇帝又开心又发愁。

开心的是,他的小女儿掌上明珠,如今倾倒众生,美名远播,不止是欣国没娶妻的青年们,连番邦王子们都慕名来求亲。

发愁的是,所有这些人,他左看右看横看竖看,都觉得他们有毛病,哪一个都觉得配不上自己的女儿。这样的一只凤凰,该找什么样的梧桐来配啊。

皇后看他又回绝了一家大臣的求亲,她发愁地说:“皇上,这样下去,到底谁能入您的眼啊?您是想将阿允嫁给天上的神仙么?”

皇帝微微一笑说:“即便是神仙,也得朕好好挑挑,体健貌端人品好,家室好,性格好,再考察一下他家里,五服之内的亲戚有没有什么麻烦……”

他见皇后瞪着他,不敢继续开玩笑了,搂着皇后的肩膀道:“嫁人乃终身大事,我们阿允千宠万宠地养了这么些年,可不能就这么轻易许人。再说了,阿允也不过刚刚长成,还不到许嫁的年龄呢,这帮狂蜂浪蝶就这么围上来了。”

皇后看他又要说歪,忙拦住了话茬:“本宫看那江阁老家的儿子,新科状元江映川,人就不错。生的周正,性子也好,他母亲与本宫也是手帕交,是个很妥当的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