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下三(第2/3页)

他们互相提醒着对方,不要在这里搞出大动静来。太子和宁骥上个月被罚抄的书册,现在还没抄完呢。如果他们这次再被逮住了,那恐怕就不是抄书能混过去啦。

几个男孩儿照着《海岛算经》上所说的,将那组装好的长竹条放入底座中,扶着它,让颤巍巍的竹条竖起来,跟地面垂直。

他们来之前还去了内监十作,借来两样工具,测距离的步规和测量角度的直角规。

用直角规比着,终于让这竹条垂直于地面了。阿诺金糕喊一声:“好了,别动。”大家扶着竹竿儿,不敢移动分毫,阿诺金糕立刻敲紧了底座的卯榫,这样底座就将竹竿儿牢牢固定在地面上了。

大家看着这根高耸的竹竿,都松了一口气笑了:“这根竿子好了。”

小公主开心地道:“下面该我啦。”

她和裴媛拿着借来的步规,从这根竹竿开始,沿着竹竿和箭楼连成的直线开始数步数。

步规两脚着地,动一下就是一步。

她很认真地小声数着,数到了一千的时候,她朝大家挥挥手:“就是在这里,在这儿竖下一根竹竿儿吧。”

大家依法炮制,这根杆儿就竖得快多了。

大家都有点累,开始他们在此处还能听到隔壁箭楼侍卫统领的高声口令,心里真是非常紧张,生怕会被发现。便一刻都不敢休息。

太子看着大家,说:“好了,我们现在开始测量了。我们以前都弄不清楚该怎么算,现在大家看准了,看这窍门在哪里。”

太子一边说,一边伏在地面上,不断地看着竹竿顶部跟远处的箭楼的距离,开始逐渐向后退。小公主也同样好奇地蹲下来,跟他一起看着竹竿。

裴媛拿着步规跟在他们旁边,到一百二十三步的时候,她道:“好了,按算经上说就在这里了。”

大家一起蹲了下来,朝远处挂着红灯笼的箭楼望去。

小公主说:“可是这儿不行啊。箭楼顶部和竹竿顶部没有连成一条线啊。”

大家面面相觑,他们只想着要还原这道题,可是现在忽然发现,箭楼的高度,跟题上海岛的高度不一样啊,导致步数也不相同。

太子苦恼了,小公主说:“不若我们假装箭楼就这么高?”

大家想了想,这么辛苦地登上城墙,不能半途而废啊。决定在想象中将那箭楼拔高了几分。

又在第二根柱子那里向后走了一百二十七步。

小公主蹲在他们脚下,还在眯着眼睛从竹竿头看着箭楼,她说:“好啦,现在大家想明白了该怎么算了么?”

大家看着她一起摇了摇头。

春夜的冷风吹过,大家发现,为什么大家开始觉得只要还原题目就可以算出来呢?

小公主看着垂头丧气的大家,她歪着头开始背诵原文:“重差术十分实用,凡测量极高的菲方,极深的池渊,人不能到的地方都会用得着。应该用勾股求弦的方法解决。”

这段书太子以前也看过,他望着两根竹竿和城楼,此时脑海中忽然有了个模模糊糊的想法。

那边的裴媛也一样,他们两人对视一眼,同时蹲在了地上,开始画图演算。

小公主还未学到这里,她蹲在地上看他们画图 ,只觉眼冒金星:“我只知道勾三股四弦五。哥哥姐姐你们明白了么?”

两人埋头演算,顾不得回答她的问题,他看上官冷鹰一脸莫名,阿诺金糕好像在看天书,便将目光投往宁骥。

宁骥脸一红道:“妹妹,讲这章的时候,我在课堂上睡着了。”

阿诺金糕正要说,那是因为王子殿下在熬夜给小公主您绣荷包,宁骥早就伸出手去拧了一把他的腰。

阿诺金糕一时吃痛“哎呦!”跳了起来,忘了要说什么。

此时太子和裴媛也开心地站了起来道:“岛高共三万零七百五十步,阿允,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