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万人仰慕的少年(第3/7页)

  那一年他被扔进工地实习的时候,虽说声势不大,但在朋友圈里可谓是万众瞩目,所有认识他的人,都在期待着一个商界传奇的诞生,甚至有人打赌他在5年内能不能登上亚洲十大商界才子的排名,他自己也是兴致勃勃,信誓旦旦。

  可事实往往不尽如人意,当他满怀斗志走进工地,开始对接项目的时候,才发现即便自己是集团总裁的长子,但一切仍旧没有那么简单。

  两年的时间里,他在家族企业的内部暗战中,被暗算得欲哭无泪。面对十几年的老员工倚老卖老丝毫不给他面子,他却又无可奈何;稍微有点资质的技术员恃才自傲,下达的任务轻重难以拿捏;建筑工人阳奉阴违,执行力接近于零。

  同年,因为家里觉得他女朋友长得不好看,会影响下一代的基因为理由,极力反对他们在一起,无奈之下,二水含泪告别了爱人。

  那一年我从上海回来,仍旧是他来接的我。

  车上的二水,开着百万级轿跑,住着千万级豪宅,去任何的场合都具有一掷千金的资本。家世显赫万人敬仰,所处之境让多少人梦寐以求,而眼前的他即便笑着的时候,也不曾放松紧锁的眉头。

  6

  一段时间之后,我回了上海,继续醉生梦死。

  没多久,据说他父亲给他安排到了集团旗下的另一个企业,是一个建材工厂,其业务量接近垄断长江以南。

  这一次二水也不知道是在梦里受到了神仙的指点还是如何,简直如服伟哥,坚挺雄伟地接管了这个新企业最大的股权,强硬地要求掌握公司的财务和出纳的所有权力,拥有了绝对的话语权。起初亲戚朋友嘘声一片,甚至有人质疑他的父亲不应该拿这么大的项目让自己的儿子实习,当然他们父子俩依旧一意孤行。

  半年之后在集团股东大会上,二水拿出了他旗下建材工厂的财务报表,营业额几乎没有提升,但其利润却翻了4~5倍不止,众股东张目结舌。

  时来运转,二水征得了他父亲的同意,在管理建材厂的同时,带着一帮班底杀回工地,大刀阔斧地废除了许多不科学的制度,快刀斩乱麻地开除了几个刺头员工,瞬间建立威信,原来滞留不前的工程进度,翻五六倍地飞速推进。

  那一年我们大约23岁,都是急于表现自己的年纪,二水用自己为集团创造的效益,买了一辆价值几百万的玛莎拉蒂轿跑。我辞了工作,靠着在时尚圈的一点儿小人脉七搞八牵,赚了点小钱,首付了一辆大黄蜂,在厦门买了套小房子。

  那年我回厦门过年,仍旧是他开车来机场接的我。车上的二水变得非常健谈,意气风发,自信十足,开口闭口都是亚洲金融格局、中国房地产走势,年轻的我也不甘示弱,满嘴飘着国内外的时尚资讯、国际时尚品牌的价值解析。

  那一次过年,他带我参加了各种商会的尾牙。同龄人没有人再叫他二水,都会尊称他一声水哥;一些长辈级的商人,也会客气地叫他一声李总。

  几乎每次出席类似的宴会,二水都会和一帮老头子谈笑风生,聊一些我完全听不懂的话题,你来我往煞是乐享其中,我就只能傻乎乎地跟在旁边看别人严肃我也严肃,看别人笑我也笑,连自助餐都没时间吃,全程甚是无趣。

  7

  有一次我和二水喝茶。我抱怨道:“也不知道谁说出去的,现在很多人知道我是你的结拜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