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对话框(第4/4页)

  “最后一次,就让那些记忆随烈火成灰,消逝在风里吧,至少这里是你一直想来的地方,把我们的记忆留在这里,你开心了吗?”

  之后他待在草原上哪儿也没去,就这么开开车,吃点儿干粮,随着日落点起篝火,放三两件熏衣的衣物上去,眼看着那一件件跟随着这段爱情,见证了欢笑和泪水的物品,随着熊熊烈火化为灰烬,竹也心如刀绞,仿佛记忆里的片段,也一点一点地随之被掏去。

  最后一天他烧掉了熏衣的行李箱,篝火旁他号啕着删除了自己微博大号小号里所有的博文,他发誓这是最后一次为这段过往哭泣。

  7

  一年后这件事情就像从没发生过一样,静静地躺在朋友们的记忆里。

  2013年寒冬的一个夜里,我应邀参加了某品牌的活动派对,在那里我偶遇了熏衣,闲谈中我们聊起了去年的那段往事。

  熏衣平静地告诉我:竹也去呼伦贝尔的那天,她刚好丢了手机,出于担心别人拿她的号码给她家人打勒索电话,于是第一时间联络服务台,进行了挂失。

  那时她也是倔性子,心想都几个礼拜了竹也没联络她,想来也不差这两三天,也就没有用其他方式和竹也进行联系,谁知道等她补好号码拿回手机的时候,却看到了微信里竹也一大段一大段的胡言乱语。

  还有一条让人绝望到窒息的诀别信息。

  她悲愤之下打开竹也的朋友圈,只见一幕一幕的篝火,隐约能看见自己的衣物随着烈火熊熊燃烧。那十几天,她夜不能寐,时刻刷新着竹也的朋友圈,试图等待事情的转机,却一次一次地,在第一时间看着那些美好的回忆随着篝火燃烧着消失殆尽。

  那些天她甚至想,竹也哪怕只留下行李箱!哪怕他只带回来一个空的行李箱,她都会义无反顾地守在机场等待他的拥抱。

  因为在她心里,那个陪伴他们走遍南北的行李箱,就像她的心壳,即便心被掏空了,记忆被焚尽了,但只要壳还在,记忆都可以一点点地填充回来!

  直到竹也发布了最后一张篝火图,顷刻间,熏衣对他的眷恋都化为了怨恨和泪水。

  听完了叙述,我无奈叹息:“这些他都知道吗?”

  熏衣:“嗯,后来我们相遇过,也聊过。”

  我:“还算平静吗?”

  熏衣:“嗯,就像老朋友一样。”

  我:“好吧,所以没有选择过……和好?”

  熏衣笑着:“那么累都过来了,又何必再回去?”

  我没有疑惑,也没有再继续追问,世事就是这样,错与没错都是当时不甘的情绪,时过境迁之后,对与错又有什么意义?而摆在眼前的结局,却让人无从逃避。

  有时候我们往往不舍的是关于这个人的回忆,世事变迁之后再相遇,他已经不是当年你熟知的那个人,你也不再是那些年他深深爱着的那个你了,那么辛苦地走到今天,再执着地走回去,又有什么意义?

  从那以后我就再也没有见过熏衣的微信头像置顶在竹也的界面里了。

  也许有一天,我们会变成永不闪烁的头像,静静地躺在彼此的通讯录里。别难过,这是岁月对你、对我、对那段相互陪伴的人生最安静、最平和的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