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握虹拂雰第七节 飞过坎(第3/5页)



滑轮很快就撞上压住正面丝线的八爪蜘蛛,轻轻一声,滑轮上环撞入蜘蛛尾部的内开式环钩(只能朝里打开,开后即恢复成环)。

穆天归再用彝麻线系上圈巴掌款的节纹竹夹布。这布是用皮料丝、动物鬃毛织成,极是牢固,上面又每隔一段就有竹夹,用作借力。这东西是轻功不是太好的江湖人随身携带用来攀爬陡壁的器械。

当这竹夹布卷也到位后,穆天归将尾头用一只双齿猪头钉固定在左殿外墙的角柱上。这双齿猪头钉和八爪蜘蛛一样,受力后,双齿和八爪会越来越紧,越拉越往固定物中钻。

写的虽是繁琐,穆天归整个操作过程却是极快,也就半锅烟的工夫,所有设施都已到位。有了这竹夹布卷,凭穆天归的轻身功夫已经能稳稳当当地踏空而去了。

话是如此说,但走在这样的布卷上,还是步若惊涛、身若寒叶。在不断的摇摆晃动中,穆天归很惊险地走过了大半的坎面,来到了两坎相合之处。到了此处便不能再走了,继续往前身体重量会更多地加注在白塔上,这样很可能会带动上面的什么机栝。而且就算能走到近前,白塔的下方也铁定没有落脚之处。最好的办法从此处找到两坎的叠沿,然后顺坎沿折向另一个方向。

“九色天云兽纹场”坎是铺开的整面,而如果以金幢白塔为坎,却是个由上而下或者由下而上的杀伤局。并且这杀伤局的范围会是以白塔为中心的一个圆。这样看来,两坎的叠合处应该是在“九色天云兽纹场”上方,大概白塔半高位的一个弧线。这个位置高度穆天归很快就找到,但如何利用这个位置高度还是有个问题。

问题是凌空而行最怕的就是走弧线。凌空本身就已经无法使力,更不要说是朝横行弧线方向的使力。就算有外借的着力点,也只能在瞬间使用。而且凌空的借力很少能够借走弧线,大多是直来直往。

穆天归找到一个着力点,就是白塔绕塔廊道的一根廊柱。可就是从那里发一根拉绳,也只能是让自己直线往西侧而去,这其中肯定会有半程甚至大半程的距离中,人不能准确处于坎沿之上。

如果在平时,穆天归肯定会好好盘算一下,看看能不能再多借用一根、两根或更多的着力点,分配角度,让自己借力腾空朝西时,身体能划一道弧线过去。可现在没有那样的时间,自己每慢一秒,使命和希望随时都可能会灰飞烟灭。于是他决定冒险,这是一辈子谨慎的他极少有的冒险决定。

在另一只四翼八爪飞蜘蛛的牵带下,又一根轻飘飘的彝麻线绕系在廊柱上。穆天归将这根彝麻线带紧,这让他晃动的身形稳定了许多。他又试了试彝麻线的劲度。完全能承受他一冲腾空所需借用的力道。于是他定心沉气,将内外气息环转一个周天,然后手、臂、肩、背、腰、臀、腿、脚,一条线的使下力来,就要腾身而去。

也就在此刻,突然从左殿后殿门窜出一道凌厉的刀气,那刀气无声,却挟带着一声怪异地低声嘶吼。这嘶吼让人听得心中发碜,慌乱不知所措。这是以声夺人,以刀杀人。也只有江湖中最厉害的杀手十六锋刀人在单独对敌时才会是这样的表现。

来的是十六锋刀头,他没撞上易**脉,是因为他是入右殿,然后从两殿见的边侧门直接解坎入到左殿从后面出来的。眼前的情形让他想都没想就合身而出,人出便是刀出,刀出就是要人命的。虽然他出刀的目标只是一卷展开的竹夹布,但这一刀只要落下了,穆天归便会落入“九色天云兽纹场”和金幢白塔合杀的坎面中,再无生理。

人刀落下,布卷断开,穆天归失声惊呼……

易**脉见胖妮儿一刺穿透瞎子颈脊后,终于稍稍低首喘出口气。但这一低首,正好看到下面的朱瑱命和据巅堂堂主。朱瑱命正凝神聆听佛示墙外面的声响情况,而据巅堂高堂主却正好在往上面察看情况。四目相对,眼珠都未及抖动便都同时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