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第4/10页)

有人说:“铁匠,你没日没夜闭门打铁,吵着胡喜来了!胡喜来的儿子也死了,他不找你找谁呀!”

上官清秋双眼炯炯有神地注视着胡喜来,只要胡喜来敢轻举妄动,自己就会出手,但是在胡喜来没有动手之前,他是绝对不会先出手的,这也是他一生做人的原则,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上官清秋接上那人的话茬:“我说过,这些日子我带着两个徒弟出远门去了,根本就不在唐镇,如果在唐镇,我们是不会在晚上打铁的,我们也是人,难道不要困觉?况且,我们在唐镇也没有那么多活要干,照你们说的那样,我早发大财了。喜来老弟,你也是个明白人,你说说,我讲的在不在理?我现在才知道天生殁了,我心里也很难过,天生是个好孩子呀!”

说完,上官清秋用粗糙的手背抹了抹眼睛。

人越围越多。

这时,传来阴阳怪气的声音:“你们这是在干什么呀——”

大家知道,是李公公来了。果然,李公公拄着龙头拐杖走了过来。人们给李公公让开了一条道,都用崇敬的目光和献媚的表情迎接李公公。上官清秋见李公公来到他和胡喜来的面前,便朝李公公微微弯了弯腰说:“李公公,你老人家也来了!”

李公公笑笑:“没事出来走走,见此处喧哗,就过来瞧瞧。到底发生什么事情了?”

上官清秋说:“没甚么大事,只是喜来老弟弟太悲伤了,有点想不开。”

李公公脸上的笑容消失了,换上了一副悲天悯人的面孔:“喜来哪,天生走了,的确让人心疼哪!可这不能怪清秋,不是他害死天生的,你说,对不对?如果是清秋害死天生,我也会为你作主的!问题是,天生的死和清秋没有一点关系,你找清秋,是不是没有道理?我作为一个长者,比你们多吃几年的米谷,也比你们多些见识,我想说说公道话,乡里乡亲的,抬头不见低头见,和为贵哪!你们说,对不对?”

胡喜来无语。

上官清秋连声说:“公公说得在理,在理!”

很多人私下里说:“李公公真是见过世面的人,说的话句句都有道理。”

人越围越多,里三层外三层的,李公公成了中心,上官清秋和胡喜来的中心位置很快就被转换了。李公公自从回到唐镇,第一次面对如此之多的唐镇人说话,也就是说,他第一次在唐镇的非正式集会场合面对唐镇百姓发表自己的观点。看到越来越多的人,李公公难掩内心的激动,他内心的激动只能从他的眼神中表现出来,他脸上还是一副悲天悯人的神色,大声地说:“今天,老夫借着这个机会,和大家说一件事,也就是关于土地庙的事情。大家想想,在短短的时间里,土地庙那边就出了许多事情,游武师死和土地庙有关,天生也是从老樟树上摔下来的,这给我们全镇人敲响了警钟哪!为什么会这样呢?大家心里和老夫一样明白,土地爷和土地娘娘怪罪我们了,这样下去,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大事情呢!老夫有个提议,不知当不当说?”

有人大声说:“李公公,你说吧,我们听着呢!”

李公公清了清嗓子,环顾了一下四周,继续说:“天生走后,老夫茶不饮饭不思,夜不能寐,老夫为唐镇担心哪!我想了良久,决定重新修建土地庙,也给土地爷和土地娘娘重塑金身,以求土地爷和土地娘娘的原谅,庇护我们唐镇人平安!”

大家交头接耳,小轻地议论纷纷。

主要议论的话题就是,修土地庙要花很大的一笔钱,这笔钱由谁出?

李公公看出了大家的心思,他说:“大家静静,听老夫把话说完。”

大家安静下来。

李公公清了清嗓子说:“大家不要担心钱的问题,重建土地庙的全部费用有老夫来承担,造福桑梓的事情,老夫责无旁贷!希望得到大家支持,老夫出钱,大家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