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正文完(第3/4页)

晚饭后,张依一将刘恪非和小树爷俩叫到卧室,用匕首撬开床下的一块地砖,将一个塑料包拿出来,当着刘恪非和小树的面,一层层打开,露出了几张存折和两张房产证。

“我不让家宝看,是怕他知道家里有钱瞎折腾。”张依一见两父子面面相觑,便解释道:“咱们家有一笔大钱,存在了瑞士银行,还有三笔钱,分别存在了中行、工行和建行。这两张房产证,一个是住宅,一个是铺面,都在香江。咱们家就这些家底,我都告诉你们了,你们心里要有个数。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你们要是用钱,就拿着存折去取,我把我的印章留给你们。”

刘恪非心里莫名的一揪,这种感觉让他很不舒服,她现在的样子,像是有种交待后事的感觉。

他蹙了蹙眉,声音里透着一丝薄怒,“你好好的给我回家,这些存折和房产证,都是你的。”

“你这么激动干什么?”张依一委屈地白了刘恪非一眼,他不知道自己发怒的时候很可怕吗?

明天就要出发,张依一又交代了两个儿子一番,便早早地睡下了。

分别在即,夫妻俩少不了温存一番。二十多年的夫妻了,对彼此的身体再熟悉不过。但刘恪非每每面对妻子,却依然兴趣盎然。

“依一,你向我保证,一定要安全的回来!”男人紧紧地抱住女人,在她的耳边呢喃着。

“好,我保证!”张依一对刘恪非的依赖很受用。他这几年,对她是越发的依赖了,甚至还有点粘着她。

“不许敷衍我!”刘恪非不依不饶。

“没有敷衍你,小非非!”黑暗中,张依一抚上了他的脸。

52岁的男人,眼角已经有了皱纹,皮肤也不再光滑,可她就是爱他,那个骑着高头大马带着她飞驰的英俊男人,就像一副美丽的图画,在她的脑海里永远挥之不去。

***

来到海洲已经快一个星期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医疗专家组分布在海洲的各个医院,救治危重伤员。

这些天,张依一除了吃饭睡觉,其余时间都在工作,平均每天都要进行两台手术。

“张老师,休息一下吧,喝点水。”医院外科的一个年轻医生,往她的茶缸里倒了热水,又端给了她。

张依一接过了茶缸,说了声谢谢,和他闲聊起来:“小王,你是哪年毕业的啊?”

“我去年刚毕业,还没有上手。”小王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

见小伙踏实,张依一便鼓励他:“每个医生都要经历这些,干咱们医生这行,活到老学到老。平时要多观察,不懂的就问。”

“谢谢张老师,好可惜,下午我要给主任做助理,不能和您一起去下面的乡镇了,少了个学习的机会。”小王遗憾地说。

张依一笑道:“机会以后还会有的,你跟着主任好好学习,你们主任的业务水平没话说。”

吃过了午饭,医疗小组四个专家,一个麻醉师,一个检验师,两个资深护士,一行八人上了一辆面包车,去受灾严重的乡镇救援。

昨天下了一场大雪,到处白茫茫一片,刚经历了一场大地震的行人,脸上还带着愁绪。

面包车出了城,一路行驶着。道路两旁白雪皑皑,道路中间的积雪溶化后结了冰,车子驶在上面有些打滑。

司机低声咒骂了一句:“妈的,这鬼天气!”

望着窗外被茫茫大雪银装素裹的群山,张依一不由得想起了当年抗美援朝时,她和刘恪非一起经历的艰苦岁月。

那时候,他们缺衣少食,晚上急行军,白天躲飞机,喝凉水吃炒面。他有口好吃的,都留给她。大冬天,他们睡在阴冷的山洞里,两个人抱在一起取暖,他把她的脚抱在怀里,捂热她冻僵的双脚。

这就是患难与共的爱情,任何时候想起来,都让她感到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