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8节(第3/7页)



  “已经见到棺材了,掉泪也没用了嘛—”

  “那倒也是。滕教授,你说老板面试是走过场,但如果真是走过场,找三四个人面试不就行了吗?怎么面试这么多人?”

  “你别忘了,你老板这次招的,可不止你申请的这一个位置,还有另外三个位置,一个位置面试三四个人,也有十几个了。”

  “但我觉得她肯定不止面试了十几个—-”

  “呵呵,可能你老板这是第一次面试别人,所以要把面试的瘾过足—”

  “可是她以前一直是老板啊—”

  “她只是小老板,她的头上还有大老板,以前招人都是大老板作主,面试轮不到她。你们实验室的那两个人就是大老板给招来的,拿大老板的钱,都是‘北约’的人,所以你老板不喜欢。你因为是国内出钱的,不用经过大老板,是你老板自己物色的,所以她特别喜欢你—”

  陈霭又豁然开朗一次,但仍然很担心:“你说我老板她会不会—开这种后门?”

  “哪种后门?”

  “就是你—说的那种?”

  “我说的哪种?我说的后门多了去了,你到底在说哪种?”

  陈霭知道滕教授在逗她,只好厚着脸皮说:“就是你说—因为我老板—她喜欢你—所以一定会把这个工作给我—”

  “噢,你说这个后门?其实这也不算什么后门,老外做事不像中国人,他们虽然也看关系,也开后门,但他们更看重你的能力。如果你能力完全不合格,那无论我跟她什么关系,她也不会招你。如果你的能力超过任何其他候选人,那么无论我跟她什么关系,她都会招你。只有在你跟其他竞争者旗鼓相当的时候,关系才能起一点作用—”

  “那你的意思是我—跟其他候选人—旗鼓相当?”

  “呵呵,这么说是不是有点—把你看低了?”

  “没有,没有,我觉得是—把我—看高了—”

  “我觉得既不低,也不高。你在某些方面比其他候选人强,比如你当过多年医生,有临床经验,你也做过干细胞方面的研究,你人很聪明,学东西很快,你一个人在这里,没有什么社交活动,没人拖后腿,可以一心工作。但其他人有的可能比你学历高,有的可能比你英语好,有的可能有别的方面的长处。把这些都综合起来衡量,你跟他们就旗鼓相当各有千秋了。”

  滕教授说话就是这么熨帖,无论陈霭有多少疑问疑虑疑惑,滕教授都能解答,都能化解。对陈霭来说,滕教授就像汪洋中的一条船,只要搭上边了,就有了指望,不会沉底了。在她一生中,上至爹妈,下至朋友,还没有一个人能像滕教授这样让她觉得可以依赖的。

  终于有一天,滕教授给她发来一个电子邮件,说人事处跟他联系过了,向他调查她的情况。

  她吓了一跳:“怎么啦?我—出事了吗?”

  “傻瓜,这是好事啊!说明你老板已经把这个工作给你了,人事处走一下过场就行了。”

  “是吗?那他们—为什么要找你?”

  “不是你自己申请这个工作的时候把我当reference(推荐人,知情人)填上的吗?我已经为你写了一封推荐信,用email(电子邮件)传给他们了,这里也拷贝一份给你。”

  陈霭一看推荐信,哇呀呀!滕教授这写的是谁呀?怎么我一点也不认识呢?这么出色,老板不录用这样的人才,那真是瞎了眼睛。

  人事处很快就给陈霭发来一封电子邮件,说C大决定把那个博士后的工作给她,问她接受不接受,请她尽快回个电子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