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第2/4页)

唉呀呀,坂口在心中叹了口气。

“调查取证时,人们都不大会对女性心怀戒心呢。”

确认过门牌后,谷崎按下了一户独门小院的门铃。这是他们所负责的区域的第一户人家。

“我不会让您后悔跟我一组的。”

谷崎的语调中充满自信。她话音刚落,对讲机中就传出了一位女性含混不清的声音。

“哪位?”

对讲机上有可视画面,坂口和谷崎的身影应该已经显示在屋内了。确实,在这种时期,比起两位男性,男女组合更不容易引起对方的戒心。

“我们是警察。方便请教您几个问题吗?”

谷崎说完,大门马上开了,一个微胖的女人走了出来。女人似乎察觉到与幼儿被杀案有关,她双肩颤抖,开口第一句就是“真是太可怕了哪”。

“昨天清晨五点半左右,在河岸边发现了一具男童尸体。您知道这件事吗?”

出示过警官证之后,谷崎一边取出笔记本和圆珠笔,一边询问道。

“是,我看到新闻了。真是恐怖。”

“前一天深夜到早晨期间,您听到什么异常的响动或说话声了吗?”

“没有。”

女人无力地摇摇头,叹了口气。

“附近有小男孩受到了那么严重的侵害,我却什么都没听到。”

“案发前后,您是否看见过可疑的人员或车辆?”

“这个啊……我家的三个孩子都在上小学,案发前没发现有什么异常,案发后我马上找学校和其他家长们商量,决定轮班在上学、放学路上,以及学校周边巡逻。但目前还没有特别的发现。不过,巡逻也才刚开始没多久……”

“案发前,有没有什么事让您觉得不对劲?”

“我也一直在想这个。不是经常能听到吗,这种命案发生之前,先是有小动物被虐杀,或是垃圾被人点燃之类的。但我想了想,这些都没有。也没听说过附近发生邻里纠纷什么的……”

“原来如此。也就是这附近并没有什么和之前不同之处?”

“我一直拼命回想这几个月发生的事,但并没有想到什么特别的。话虽如此,盯上幼童,这人肯定是个变态吧?我听说警方有份有性犯罪前科人员的名单,不能让普通市民也看看吗?”

“其他国家可能有您说的这种东西,但在日本……”

面对句句反问的女人,谷崎露出一脸歉意。她说的是《梅根法案》[1]吗,坂口想。

这是一部为预防犯罪发生而制定的法规,通过公布有性犯罪前科的危险人物的信息,让整个地区来监视犯罪者。因一位名叫梅根·坎卡的女童受害,促成美国制定该法规,因此俗称“梅根法案”。目前英国和韩国也引入了该法规。日本国内也有人提议设立该法,但该法规一旦执行,犯罪者就算刑满出狱,也很难回归社会。此外,性犯罪者还可能因此受到暴力对待或歧视等,种种担忧下,导致至今未引入该法规。

“性犯罪者,哪需要什么人权?”就像是读出了坂口的想法,女人情绪激动地说,“性侵犯是谋杀灵魂。做出这么恶劣的事,还讲什么自尊、回归社会啊,难道不是吗?”

女人像是要寻得同意一样,交替看着坂口和谷崎。站在官方立场应该做何回复呢?坂口正迷惑时谷崎开口了。

“作为女性,我也觉得这是件关乎自身的大事呢。”

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而是表示充分理解对方的心情。谷崎的临机之智令坂口十分钦佩。

女人接着说道:“要是把这些人的信息对一般民众公开,邻近居民就会有所戒备,或许那个男孩子就不会死了。案发之后再搜查,这不就晚了吗。刚才我说了,我家也有上小学的孩子,发生这种事真的被吓死了。公开罪犯信息的法规要怎样才能通过呢?还要等几年呢?提上日程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