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集市上有专门收鱼货的酒楼馆子,拿去卖要快上很多,但是酒楼要的量相对较少,而且人很多都是指定收谁的,一般渔民送去根本不收,价格也不会太好;除此之外就只能到鱼市上去卖了,居民们又挑三捡四,有时候站上一天都卖不了多少。

总而言之,渔民的生活很是艰辛。

赵浅到了集市后,就和其余的人分道扬镳,他在集市上转着找药铺,集市并不大,繁华又大的地方还得走上一天才能到,那就是县城了。

他进了药铺子,问大夫买了些跌打损伤的药后,又去卖米粮的地方买了点粮食,家里揭不开锅,他心里还是明白。

三三两两的东西买来,兜里的银子就只剩下一两了,出来的本就晚,这会儿天色都不早了,他准备早些回去,周哥儿伤了脚,做什么事情都不方便,只怕到时候又弄出个好歹来。

他提着东西就去停牛车的地方再次乘车,牛车师傅一个人都还没有载上,都是上鱼村的人,师傅说让等等,待会儿胡三儿和两个姑娘的鱼货卖完了再一起回去。

这下子他也没法子了,总不能走路回去,于是把买的东西放在牛车上,让师傅看着点,他去瞧瞧胡三儿还有多少鱼没有卖完。

师傅应承了下来,抓了一把干谷草把他的东西给盖上,让他早去早回。

他找着去鱼市,里头卖鱼的人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胡三儿个子高,身体又壮实,他走进鱼市一眼就瞧见了。

“你东西买好了?”

胡三儿见他过来,笑着招呼道。

“买好了。”他瞧了一眼胡三儿背桶里的鱼,还有四五条的样子,其实他今天背来总共也就十几条:“牛车师傅说等你们鱼卖完了一起回去,我就过来看看。”

胡三儿道:“来集市的牛车就那么两趟,大家都是约着一起的,师傅赶牛车已经好些年头了,只能靠着赶牛车挣几个铜板,他老伴儿早些年得了场大病去了,家里的儿子儿媳出海的时候遇见大风浪,也没有再回来,家里就只剩下个不大的孙女儿相依为命。年纪大了,他也不敢出海,只怕自己有个好歹孙女儿没人管,所以就靠赶牛车挣几个铜板儿过日子。大家都是一个村里的,我偶尔打了鱼会送给他们一两条,所以出来卖鱼的时候师傅都会等着我卖完了再走。”

赵浅点了点头,没想到赶车师傅家里竟然是这般的凄惨,胡三儿倒也是挺会做人的。

他帮着胡三儿吆喝了几声,来看鱼的人还是不多点儿,对面卖鱼的没什么吆喝声,人反倒是都去了,他有些好奇的问道:“对面卖的什么鱼,买的人这么多?”

胡三儿笑了一声:“对面是曹芳和王香啊。”

“难怪。”周围围着的都是些男人,想买鱼的人不多,想看两个如花似玉的姑娘倒是真的。

渔村的民风相对于开放,出来摆摊儿卖东西的大有女子哥儿在,年轻漂亮的姑娘出来卖货,卖的都比一般人要快很多,也算是早期的一种迎合市场消费的手段。

既然是靠美貌来卖东西,被人揩油也是常事儿,赵浅随意就看见曹芳被人摸了好几下,不过人多,大家都瞧着呢,不敢真闹出什么事儿来。

他也没有上前去呵斥流氓的意思,一来不想多管闲事,二来只是怕到时候把人家的生意捣毁了,脑回路清奇的曹芳非但不感激,到头来还怨他。

“人小姑娘可比我强多了,每次都比我先卖完。”胡三儿叹了口气。

赵浅嗤笑了一声:“其实你也可以。”

胡三儿问道:“怎么可以?”

“你把上衣脱了,赤着膀子大声吆喝,见着妇女就冲她笑,保管人比对面还多。”

赵浅原本只是打趣,没想到胡三儿还真把衣裳给脱了,不出所料,常年出海劳作,胡三儿有一身腱子肉,原本杵在鱼市里就够显眼了,这下子是更加显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