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第2/3页)

许久,窗外传来一声轻叩,跟着便有一黑衣人翻窗入内跪下,“主上。”

“说。”韩丞相停下来,嗓音发干,“可有查到什么。”

太子此局不破,韩家上下都会步上太师一家后尘。

“东宫和长信宫防卫森严,未能闯入。太子前往福安寺时,在寺内见过一女子。属下已将此女的的来历查清。”死士从怀中拿出一沓资料呈上,“九年前入宫,在御膳房当了八年的粗使宫女,父母曾是商户。”

韩丞相眸光一利,拿过资料坐下细看。

九年前入宫的粗使宫女怎会结识太子?这女子实在可疑。

仔细看完所有的资料,韩丞相磨了磨后槽牙,看向地上的死士,“起来说话,此女如今在陈良妃身边伺候?”

“是。中元节当日所发生的事已汇报过。”死士站起来,低下头继续说,“皇帝昏迷当日,陈良妃所居的敬法殿便有侍卫值守。”

韩丞相捋了把胡子,又拿起放在桌上的资料。

苏绾?商户之女……应当不是太子身后的高人,真有谋略,字迹怎会歪歪扭扭如幼儿一般。且她入宫后便被分去御膳房做粗活,去伺候陈良妃还是被陷害的。

她也并未进过东宫,太子昨日与她见面,许是要提醒陈良妃注意安全。

表侄女那颗棋,之前不动如今更不能动。

太子借陈良妃那嫡兄之手,收复的不止是北境的失地,还有北境数万驻军的军心,断然不会让陈良妃出任何意外。

能给太子出谋划策的女子,多半来自禹州□□。

太子几次面对危局,处理的手法都有秦王的影子在,不可能会是一个在御膳房做粗活的宫女,能想得出来的。

此女到底藏在何处?

韩丞相闭了闭眼,吩咐道:“继续安排人盯着陈良妃和那宫女,若有机会直接诛杀。”

“是。”死士安静退下。

韩丞相看了眼滴漏,忧心忡忡地开门回房。

靖安的布置不可出错,若此时靖安起火,烧的便是丞相府了。

回到房中,韩丞相脱下外袍叫来自己的夫人,“明日你带着月儿再去福安寺,给德妃娘娘带话,不可轻举妄动。”

韩夫人见他满面愁容,不禁也忧心起来,“要不要先把孙儿送走?”

韩丞相闭上眼,良久才又睁开,“都送去东蜀,太子此局不好破,稍有不慎,我韩家上百年的基业便会毁于一旦。”

韩夫人点了下头深深叹气。

韩丞相生怕靖安的布置有变,叫来管家与几个儿子,安排孙儿孙女离京事宜。

没有了后顾之忧,太子登基后即便要清算,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只要自己不死,就还有机会拉他下来。

*

半夜惊雷,晴朗将近半月的汴京下起瓢泼大雨。

苏绾被雷雨声吵醒过来,听到陈良妃开门,让暗卫去隔壁空置的禅房避雨的声音,复又闭上眼。

昨天下午太子一行赶来福安寺,是为了请住持入宫为老皇帝诊治。

等天亮后,估计就该传出准备后事的消息。

离回宫只剩下几天时间,等待无数嫔妃的,是随之而来的殉葬。

在原著中,老皇帝死后,后宫过半的嫔妃都被要求殉葬。

如今太子在柳云珊的建议下,开了官办的学堂,准许女子入学。若还让后宫嫔妃殉葬,未免有做戏之嫌。

然而韩丞相那人老奸巨猾,皇帝死了,说不定他会趁机要求陈良妃殉葬。

妃子殉葬,身边的宫女也会被要求殉葬。

若真是那样,自己手里的出宫诏令和废纸差不多,还是没法安心啊。

苏绾胡思乱想一阵,干脆不睡了。

天亮后大雨停歇,空气湿润凉爽。

苏绾吃过早膳,跟陈良妃说了声,出去打听消息。

才下了场大雨,一大早来上香的人不是很多。

苏绾拿了一把线香点燃,凑到香炉前跟着几个同样穿着僧衣,却不是后宫宫女嫔妃的姑娘,一起往香炉里插线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