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第2/4页)

抵达长信宫,赵珩下了轿辇先行进入太初殿布置。

孙来福站在门外候着,掩上门轻轻叹气。太子昨夜一夜未归,早上回来看着特别精神的模样,心情也颇为愉悦。

不知他昨夜是不是去见了那野男人?

皇后在天有灵,若是知晓太子断袖,还为了那野男人不顾安危宿在宫外,怕是要气得活过来。

孙来福一想到太子今后不会有子嗣,禁不住又叹了口气。

过了约莫一盏茶的功夫,门外的小太监再次来报,“御医到了。”

“快请。”孙来福精神过来,开门跟赵珩说了声,抱着拂尘迎出去。

太医院所有的御医都来了,一行人进入太初殿行礼后随即给皇帝诊治。

赵珩站在一旁,身上挂满了寒霜。

御医噤若寒蝉,挨个诊治一遍在龙床前站成一排,谁都不敢吱声。

赵珩也不问,等着韩丞相和谢丞相到了门外,这才漠然掀唇,“父皇的情况到底如何,无人敢说吗?”

“回殿下,皇上脉搏绵软无力,气息微弱,恐……时日无多。”其中一位御医慌张跪下,“微臣无能为力,望殿下恕罪。”

“望殿下恕罪。”其他的御医也跪了下去。

赵珩闭了闭眼,拿起手边的花瓶砸到地上,阴恻恻出声,“无能为力?父皇半月前醒来之时,尔等说的是康复有望。”

韩丞相和谢丞相各自低头,心思各异地看着跪在地上的一众御医。

“殿下息怒。”一众御医再次求饶。

韩丞相手指动了动,不露痕迹地看一眼赵珩,复又垂眸。

上回说皇帝醒了,忽然召百官入宫,不料却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局。

太师在文德殿服毒自尽,徐贵妃当着百官的面承认自己意图谋逆,后徐家满门抄斩。

徐家外戚女眷原是要流放北境,中途又送往禹州,昭显太子心胸宽厚,让朝臣无可指摘。

自己若是在此时联合朝臣弹劾,撤去太子监国的资格,谢丞相等人必定站出来极力反对。

太子监国期间未曾出错,北境大捷,还与东蜀签署停战建好细则,洛州水患百姓无一人因灾而亡。

就连在处理徐家这事上,他都能压下仇恨放过徐家那些外戚的女眷和幼儿,做到滴水不漏。

今日这局,怕是为了自己而设。

皇帝驾崩,自己手中的圣旨便成了废纸,留着毫无用处。

那圣旨并非遗诏。

自己若是无作为,便只能眼睁睁看他登上帝位,等着日后被清算。

若是作为,林尚书态度暧昧,冒然行事只会让局势于自己更加不利。

韩丞相心思转了几转,想到了一个人——那位初到汴京便名声大盛的神医。

中元节当日,监视太子的人说他曾出宫半日,不知去了何处。他们跟出去没多久便被甩开,去过同安堂未有找到人。

那神医原是靖安县同安堂的大夫,忽然间到汴京开了家同安堂,且一到便治好了柳尚书之女。

这柳尚书之女,此前因故失去太子妃候选的资格,随后却住进东宫,还与太子一道陪着梁淑妃前往福安寺礼佛。

神医治好了柳尚书之女,太子却不曾请他入宫为皇帝诊治,多半,他也希望皇帝永远醒不来。

当初自己命御医给皇帝增加用药剂量,原打算趁着嵩山封禅太师有动作之时,当那黄雀坐享其成。

谁知皇帝忽然取消筹备数月的封禅一行。

之后皇帝被舞姬行刺受惊昏迷,他日日等着抓到太子的错处,却一次次被他避开,还让他明里暗里安插了不少人手。

这储君不可小觑。

自他开始监国便锋芒毕现,还在东宫时嗜杀成性的暴虐和愚笨,全不见了踪影。

此番作为,像是有高人在背后指点?

不太像,皇帝立他为储君后人和权都不曾给过半分。太子身边既无谋臣,也无谋略过人的幕僚。他那位袭了镇北王王爵的表兄,不过是个愣头青,毫无谋略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