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第3/4页)

“前有木兰和武周皇帝,也是太师口中只会女红之人?太师既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为何府上女眷要识字读书,只学女红足够。”赵珩神色从容,听着寻常不过的声调,字字如刃。

“女子抛头露面成何体统。”林尚书缓过劲,声调也拔高了许多,“若准许女子识字读书,岂不是也要允许她们随意出行,此举太过有伤风化。”

“既是人为何不可抛头露面?林尚书可是在担心女子识字读书后,不会再有人愿意给你做妾,一年纳了十三房确实有些多。”赵珩抬了下眼皮,目光笔直地看着他。

殿内响起几声不明显的笑。

林尚书被问得不知如何作答,一张脸憋得通红,额上青筋暴跳。

这太子竟是一点颜面都不给他留,还是在朝堂之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如此损他。

他好歹也是一国重臣。

“臣还是觉得此举不妥。女子入学,教授的夫子是男子,难免会传出龌龊之事。对女子而言,清誉大过天。”徐太师压住火气继续分辨,“坊间已有传言,学堂收女子入学,乃是为了拐骗女子卖去当人牙。”

这太子为何这般能言善辩?

“太师提醒的是,正好东宫有三十六名侍妾,稍后便可将她们安排到学堂,教授入学的女子识字读书。”赵珩神色自若。

徐太师陡然睁大了眼瞪他,差点背过气去。

竖子猖狂,竟顺着他的话让他无话可说!

谢丞相面露笑意,眼中的赞赏更盛。他亦未料到太子会如此处理此事,方才他还有些担心,眼下所见,担心乃是多余了。

户部尚书看了眼韩丞相,朗声道:“女子可入仕,是否也可置办自己的产业?”

“许尚书不提吾险些忘了,此事就交由户部处理,三日内将诏令颁布下去,北梁所有女子皆可置办产业。”赵珩捏了捏左手中指,淡然掀唇,“多谢许尚书提醒。”

户部尚书张了张嘴,竟忘了该如何接话。

他想说的是此事不可为,不是提醒他要改这个规定。

“臣觉得此举甚好,我北梁各县各府均可开设此类学堂,为朝廷选拔栋梁之才。女子可做的事甚多,入仕也无不可。”谢丞相含笑出声,“臣无异议。”

“臣也无异议。”礼部尚书附和。

跟着工部尚书、吏部尚书、刑部尚书和几位侍郎站出来同意此举,最后站出来的是韩丞相。

“此事既无异议,下一件。”赵珩敛眉看向工部尚书。

“臣有事要奏。”工部尚书出列,“南境各府州县的官道许多未有互通,一旦发生水患恐赈灾粮难以运送,臣奏请开修各府州县官道。”

林尚书和徐太师交换了下眼神,极力控制住火气。

太子忽然要在南境开修官道,难道是知晓了他们的部署?

“即日起,南境各府州县抢修官道,可派驻军召集百姓一同参与,谢丞相觉得如何。”赵珩看向谢丞相。

“臣以为此举可行。”谢丞相面带微笑。

抢修官道为的是方便运送赈灾粮,太师等人没有理由反对,官道有百姓参与修建,日后再想堵上就难了。

不错。

“臣无异议。”徐太师面色铁青。

“臣也无异议。”韩丞相目露警告地看一眼户部尚书,脸色也不是太好看。

他们两人出声后,众臣附和。

赵珩目的达到,又忍不住捏了捏左手中指。

那女帝若是在北梁,不知她看到梦中所做的决定变成现实,会不会猜到是他?

结束早朝,赵珩回到长信宫,梁淑妃身边的嬷嬷送来后宫妃子抄写的佛经。

他瞥了眼,示意孙来福收下,径自入内。

“回去跟淑妃娘娘说一声,殿下刚下早朝有些乏,今日不过去。”孙来福接过佛经,朝那嬷嬷笑了下赶紧跟上赵珩。

太子每日的奏折都看不完,为何还要看佛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