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绣香囊(第2/2页)

是啊,韩墨辞为她付出的可是不少,可她自己呢,却连一个小小的香囊都不肯下苦工给他绣!

真是,太说不过去了!

谢悠然,你可不能只知道接受,而不愿意付出。

你不能心安理得地享受着他对你的好,而不主动去对他好。

这样的爱情,太不对等了!

生平第一次,她被个才九岁的小姑娘的话给说得无地自容,惭愧不已。

“三丫,你说得对,”她深吸一口气,道:“没有什么困难会打倒我们的,不就是绣花么,我还不信了,我能输给一枚小小的绣花针。去,给我把绷子拿过来,姐要好好地跟这根针斗一斗法,看谁扛得过谁。”

“哎。”三丫一听,忙不迭地跑了出去,去娘那屋把绣花绷子给拿过来了。

二丫一听姐姐被三丫说服了,顿时给她竖起了大拇指,“还是你厉害,三言两语就说动了姐姐。”

三丫笑了笑,“其实是大姐姐自己也想给墨辞哥哥绣东西的,不然我再怎么说也没用的。”

杨氏得知大闺女终于肯绣香囊了,也是松了口气。

虽说韩家不会介意她的回礼,但毕竟,按照当地的风俗,定亲礼女方是一定要送个亲手绣的香囊或手帕的。

就是那有绣活儿不好的,也会偷偷地请了人帮自己绣,总归是不能落人口实,让人笑话。

大闺女如今愿意绣,且不管她绣活儿如何,只要是她一番心意,想必墨辞也会很高兴的。

于是接下来的两天,谢悠然日日就在跟这根绣花针做斗争,晚上还挑灯夜战,手指头不知道被戳了多少个血洞。家人看在眼里,欣慰的同时,也有些心疼。

一晃,便到了正月初十这天,韩墨辞和谢悠然定亲的日子。

古代的大户人家,不管是定亲还是成亲,仪式都非常的隆重繁缛,但乡下就没那么多讲究了。

尤其是穷苦人家,基本是请媒婆过来过一下礼,交换一下双方的合婚庚帖就行了。

非常的简单。

但韩家很看重这门亲,所以,不但请了十里八村最有名的周媒婆来提亲,还请了王谢两家的族老和平日里跟谢家走得比较近的几家做见证,抬了三箱一挑的定亲礼,热热闹闹地去了谢家后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