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 纷纷上市(第2/4页)

现在基本上到了海空新型装备大爆发时期。

无论是空中还是海上,作为态势感知的先进电子系统,需要极高的算力支撑和信号处理能力。

神盾!

相控阵雷达!

远程大型警戒雷达!

预警机!

...

一个个都是嗷嗷待哺!

不是说以前的选型就不能用了,现在是大家有了更好的选择,具备了数量级以上性能提升的好东西,谁不想将技术指标再往前提升一步?

一个电子系统真正的核心依靠,就是这样一块块先进的芯片上。

有了这个作为基础,才可能研发出国际顶级的电子系统。

所以吴祖华的研发团队是一扩再扩,但是仍然无法应对如此多的需求。高森半导体赚的钱如流水一般渗透到这些项目中,都看不到有满足的一天。

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很快这个好日子就要到头了,未来在研发费用的预算上,将会有严格的约束。

作为一个公众企业,高森半导体的研发也将会进行一定的分割,民用那部分将会直接注入到公司。

而非民用的部分,则以公司的战略合作方名义继续进行研发,只是这种方式受到的限制就多多了。

而且还有定期输出成果到公司的硬性要求。

不过吴祖华也没有办法,这种事情很难两全其美。

如果不公开融资上市,那就要对私人资本融资,相对来说虽然私人资本不太关注公司的操作细节,但是作为投资人,股份越来越多后,总是会不放心自己的投资的。

更重要的这样融资,公司获得的溢价较少。很难以40倍以上的市盈率融资。

在这个方面,显然还是公开上市更加有力些。

吴祖华也有信心通过这次的资本运作,为研究所获得足够的资金进行下一步研发。

估值如果达到1000亿,那么战略投资者引入的时候,最少可以先行融资100亿以上,接下来上市顺利的话,起码能够再融资150亿,这样一笔巨额的融资,一部分是注入公司的发展,另外一部分通过资本运作就变成了研究所的研发经费。

这笔钱才是未来研究所大发展最可靠的资本。

...

相比之下,李世杰和赵孟国的神威公司就要逊色一些,依靠兼容SPARC高性能服务器领域的优势突破100亿销售额后,神威公司没有能继续保持增长,而是开始在100亿这个营收线来回震荡了几年。

当然利润还是不错,差不多能够到20亿左右。

这显得神威科技还是比较有吸引力,不过比起竞争对手,在引入战略投资者的过程中,神威公司的估值还是比高森半导体低多了,外界给出的中间值大概就是400亿人民币左右。

这个估值还包括了赵孟国的处理器研发团队。

如果是单单服务器业务,这个业务对于战略投资吸引力还真不是很强,神威公司折腾出来了超级小型机和HPC,算是有些技术门槛,但是在专家眼里,也就是那么一回事,太阳移动计算那边要是计较起来,不说分分钟被反杀,至少也可以顶得神威非常难受,因为现在神威做到的东西对于太阳移动计算来说并没有什么难度。

所以做顶级服务器商最大的关键是芯片如果不能自主掌握的话,一切都是白搭,这种公司迟早沦为组装机生产商。

一如PC机兼容机组装机市场一样,梦想公司做到了几千亿产值也靠着微弱的利润空间在惨淡过日子。

没有大量研发投入,没有核心技术傍身,产值做得再大也不可能做强,内地山寨手机行业曾经做到上亿部的出货量,千亿级别的销售额,到了今天结果怎么样?

高维移动通信低端橘子一出和“粗粮王”基本上就血洗掉了这个市场。

所以在这个方面,李世杰和赵孟国现在咬牙死磕SPARC体系继续演进,在SPARCT2PLUS基础上,同开放联盟中东洋等合作者现在已经联合研制推出了新的16核SPARCT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