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苛刻条件(第2/4页)

假如真的撕破脸,崔家在青瓦台也不是说不上话,大不了让步出去一些便宜郑家那些人了。

李泰熙涨红了脸,也不知道是血压上来,还是别的什么原因。旁边的李建成赶紧靠近自己的老爹。

“父亲,不要中了道源叔叔的计谋。”李建成小声说道。

“如果他们真想合并,我们就按照现在俩家公司的市值对等合并好了。这才是公道的做法,我们可以把这个要求提交给青瓦台。”

李建成毕竟跟着父亲多年,作为SS公司副总裁经历过了那么多事情,这点反制手段还是懂的。

“今天我们就谈到这里,然后我们下来把双方合并换股的方案提交给青瓦台裁决!”

李泰熙听了儿子的话,点了点头。

强压住心中的不满,转头对着崔道源说道:“道源,既然我们立场不同,那么我们就押后再议吧。”

说完,李泰熙起身就准备离开。

崔道源一愣,本能地觉得哪里有点不对。可是现在情况复杂,他一时间也没有好的主意,只能任由李家人扬长而去。

不过接下来的时间里,崔道源第一时间拜访了崔家几家主要贷款银行,一方面打着未来资金规划的幌子,一方面也开始旁敲侧击打听是否有李家开始施压。

结果还好,李家似乎从自己的立场退回去了,并没有在银团方面对崔家使绊子。

这就让崔道源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但是,很快,从青瓦台和新闻处传来了让崔家始料不及的新消息。

李家提出同海力士合并存储器打造超级存储器联合体的方案,为了将现在风雨飘摇的海力士拯救出泥潭,SS半导体愿意按照市场过去二十天平均股价等价将海力士股份置换。

这个方案让青瓦台非常赞赏,认为这是SS半导体勇当重任,同时也是海力士股民的福气。

果然消息一传出,海力士低迷的股价随之开始上涨!大部分散户认为这是一个大利好,相比弱势的海力士来说,SS半导体现在起码要强势得多。

显然在换股后,大家能够得到更大的好处。

相比之下,SS半导体的股价就有点平淡,显然股民觉得吃下海力士对于SS半导体不觉得是一件好事。

毕竟海力士的负债不少,去年也是亏损状态,今年过了半年一样是亏损,还看不到走出亏损泥潭究竟需要多久。

尽管业界专家说存储器的需求已经复苏,今年可谓比去年增长百分之十以上,价格更是有可能回收将近百分之二十五。

但是这些同海力士好像关系不大。

AMS释放出来的产能,让海力士核心产品的主要市场空间几乎全部被“梦工厂”的产能覆盖!

经过调整的“梦工厂”30万片产能,现在如果开足马力生产的话,已经可以爆出40万片以上的产能来,卡脖子的12英寸晶圆片,已经开始有俩家合计高达30万片每月产能的晶圆制造厂全力提供。

这是中鑫国际自己建立的配套工程。现在已经开始投产,不断进行产能爬升。

上游卡脖子的关键材料,柳若依现在都开始逐渐在补缺。

当然现在还有不少辅助的材料需要转移到更上游的东洋厂家提供,这个时候就体现出柳若依根据并购专家的意见,将坂本推进到AMS执行总裁的好处了。

为了将SS半导体死死压住,AMS在坂本的带领下,东洋的辅助材料厂家自然不会在这个环节掉链子,毕竟东洋本身就还有几万人跟着AMS要吃饭呢!

合并尔必达不仅仅是拿到了技术、产能和债务,顺便,柳若依也将东洋存储器这个生产链上的人脉关系继承了下来。

这种多赢的局面,才是AMS如今走上巅峰的保障。

现在AMS释放产能,在市场上占据上风,德国人也好,东洋人也好全部都在其中得到了好处,几万员工不需要担忧明天没有工作可干,按照目前的套路,这个生意显然是AMS赢面更大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