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不为人知的改变(第2/4页)

李世杰兴奋了一会儿后又有点失落起来,“听说他们曾经做过1024颗的超级计算机,如果能够拿到这个设计文档的话,我们的超级计算机能够在Solaris上跑起来,那才是为你们的工作插上了翅膀。”

“1024颗处理器的超级计算机?老李你倒是真敢想,这得多少钱啊咱们有这个经费吗?

按照国外的报价不得好几千万美元?把咱们院卖掉还差不多,不敢想,这个是真不敢想!”宋建军倒是知足常乐。

“现在不行,没准以后就有了,反正现在有了这个处理器后,我想很多设计都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开展起来了。”

李世杰也知道1024个处理器组成的处理器宏大大计划不是现在可以惦记着的。

不过这次能够把这款性能强大的处理器从香江龙工厂制作出来,对于内地的行业应用,那是增强了很大的安全性了。

别的不说,这种可以自主生产的东西,完全没有管制限制,不需要向谁报告用处和下落。对于内地某些特殊行业的应用,那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补充。

特别是早期通过各种渠道搞来的早期的SUM服务器,比如T1甚至更老的处理器服务器,现在可以通过更新的服务器进行替代了,在运行速度等各方面,都是原来的数倍乃至十倍以上的速度提升。

这个对于这些部门来说,简直是天上掉馅饼一样,而且最重要的是原来在这上面开展的研发工作可以平滑继承下来。

对于接下来的工作自然是非常有利的。

那些好不容易弄到的服务器和工作站,当初可是费了很多的波折才拿到手的,基于这个平台做的工作大家更是积累了十多年二十年的都有。

如果能够将这个平台的服务器更换成为当前一流性能的超级小型机,高性能服务器和工作站,对于这些部门来说意义非常重大。

有鉴于此,SPARC开放联盟成立之后,才会有那么多兼容服务器厂商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

这些兼容服务器制造商可不是来截胡获取暴利的,更多是完成类似X院这种特殊关键性行业服务器的更新改造工作。

李世杰能够出现在流片现场,其实已经很说明问题。

但是这个事情外界可没有机会了解。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这只是一个生意。

而且是非常普通的一个生意。

作为一个计算机专家,李世杰是西南计算所的一个领军研发人员,对于小型机设计和研发颇有造诣。

尤其是对SPARC体系熟悉,按照原来这个体系设计的实现思想,他曾经带领团队某款32路型号的仿制工作,其中完成了最重要的主板替代和IO组件替代。

现在,他的任务是在32路设计的基础上,带领团队完成一个国内创新性的研发,将64路的SPARCT2服务器研发出来。

虽然比起32路的SPARC小型机仅仅多了一倍,但是技术难度上却有不小的挑战,这多出来的一倍处理器内核不是简单直接连接起来就可以。

中间服务器之间硬件如何通讯,软件系统上如何合理进行任务调度,必须处理得非常合理才能发挥出多出一倍处理器的高性能算力。

其中的技术复杂度上比起32路已经完全是不一样层面了。

其中还要涉及到Solaris操作系统的改造优化,感谢柳若依推动了太阳移动计算这次大张旗鼓的开源行动,才让李世杰他们有了获取第一手操作系统内核资料的机会,以及得到原厂工程师技术咨询服务的机会。

这些对于他们来说弥足珍贵。

李世杰的研发项目挂在一家叫剑川电脑科技名下,资金自然来自科技重大专项,如果研发成果出来,剑川电脑可能都不需要再靠救济就能够获得生机。

有了64路的超级SPARC服务器,剑川电脑完全可以在内地金融业找到很好的市场变现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