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特聘顾问(第3/4页)

“现在这个国家科技创新大基金,在我看来正好是为我们这种企业度身定做的,我们要是能够拿到10亿,不,哪怕5亿投资,必然对我们研发工作是一个巨大的促进,同时也可以让我们的产业化更快!”

对于一群搞技术入迷的人,吴祖华也没有办法,只好按照他们听得懂的话来解释一遍。

“啊,这种好事啊,是不是要写立项申请报告?这个我们在行,回头就行,能要10亿的话,咱们可别客气,我觉得不仅仅是32nm工艺要攻克,65nm工艺中还要有不少值得完善的地方去弥补,而且我觉得现阶段考虑升级到香江龙工厂更现实点。”

胡小伟一听有钱拿,立马兴奋起来。

“我听人说香江龙工厂有一个专门的时间段留给内地和香江做新型号芯片流片的,价格比原来我们找的便宜多了,这是一家良心加工厂,他们的45nm制程工艺生产的高通和博通移动处理器,基本上良率号称已经突破了百分之八十五。如果我们的狗剩可以用这条产线量产,性能和功耗比65nm制程工艺起码要提升百分之十五以上。”

说起技术来,胡小伟是眉飞色舞,好像10亿已经到手了一样。

大家都被他的话激动了,这是大好事啊,干了!

不过是写报告,打申请嘛,这事大家轻车熟路,自然科学基金申请过多少回了,把这些报告拿过来改吧改吧就行。反正申请是怎么一回事大家都心知肚明,关键还得吴老大出门去做工作。

“停!打住了,这次不一样,这是产业基金,我们得写商业计划书,不是单纯技术项目申请立项报告,我们需要从产业的角度,论证我们的产业具有重要意义和良好的销售前景,未来是否可以通过它带到整个IT产业的发展等等。”

吴祖华看到议题有点跑偏,想赶快拉回来,不过,显然,他的努力是徒劳的,商业计划书什么的,在座的听过,但是都没有写过,表示完全不知道怎么搞。

集成电路设计大家都在行,搞这些东西,一群人表示还是应该找明白人来做,他们就别瞎耽误工夫了,大家手头的研发项目进度都很紧张。

别看东西现在出来了,但是遇到的问题多着呢,主板芯片配套,稳定性,接口兼容性,配套软件系统开发......

说白了现在这些东西除了他们自己玩可以在出现问题后自己解决,真要卖出去给别人,或者授权给别人做成产品,那基本上是坑死人了。

不是每一个用户都是解决问题的专家。

...

吴祖华发现不能同这帮人商量了,说了等于没说。要做成这事,还是得找真正的内行才行。

想到这里,吴祖华果断宣布散会,让大家回去干自己的事情。

静下来后,吴祖华想了想自己认识的人中,谁对这块比较精通。

想来想去,吴祖华觉得现在在中鑫国际担任高层技术研发管理的一个师兄比较靠谱,心中有了主意。

...

金海。

“刘师兄,这事你得帮我仔细参谋参谋,你看我们该怎么搞才能拿到科技创新大基金的投资?”吴祖华对坐在自己对面的刘长庚道。

“小华,你这没头没脑的,什么科技创新大基金啊?我怎么不知道?”刘长庚有点莫名其妙。他这段时间负责做中鑫国际一个史无前例的大计划,几乎没日没夜地扑在工作上面,连电视都没有时间瞄一眼。

早上起床匆匆吃上几口就直奔办公室,不到晚上十一点根本下不了班。

不仅仅是他一个人这样,所有的技术团队都差不多是这个状态。

简直是忙疯了。

不过大家干劲很足,这次一下子捞到了将近20条各种规格的先进制程生产线,对于这些技术控来说,这就是最强的兴奋剂。

如果能够顺利将这些产线吃下来,掌握好,刘长庚觉得自己都有一种站在云巅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