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拿下奇梦达(第3/4页)

签署的技术共享只是对于研发层面,像跟着柳若依来的原来代工存储器的产线工程师来说很少有这种机会。

“谭工,如果你对这个感兴趣,未来有没有考虑调动到奇梦达工作一段时间,然后再回中鑫国际指导生产?”

柳若依看着中鑫国际的这个工程师如此执着地拉着奇梦达工程师问,笑着对他用中文说道。

谭睿呆了一下,他是借调来的,老大也没有交代更多的事情,以为自己就是谈判完成就完事了。

没想到还遇到柳若依挖角。

“这样可以吗?”谭睿楞了一下后反问道。旁边另外几个支援过来的工程师也竖起耳朵听柳若依怎么回答。

老实说,他们都想在这里来工作一段时间,毕竟这里代表存储器生产的世界级领先水准。

别的不说,来工作一段时间回去吹牛都可以吹几年。

何况他们看到柳若依是何等财大气粗,收购的资金换算成人民币,差不多要500亿人民币了!

他们从网上知道柳若依很有钱,但是绝对没有想到会这么有钱,要知道这只是柳若依一个投资。

在中鑫国际上,包括内地和香江俩边柳若依已经砸进去1000多亿人民币!

“当然可以,未来高端存储器生产线和工厂将会在德国和香江,至于原因大家都懂的,香江龙工厂的工艺制程比起这里来说只高不低,而且会继续迭代追赶世界最先进制程。”

“德国这块限于协议和技术策源地俩大原因,也会继续迭代更新,但是规模不会增加,未来更新工艺后淘汰下来的制程设备,包括你们看到的这些,估计也就是三年左右就会淘汰到内地中鑫国际,进行普通型号存储器的大规模量产。”

“未来能不能赚钱其实不光是靠这里的研发和工艺水平能不能领先,更多还要靠你们的大规模量产效率能不能干掉高丽那边的竞争对手。”

难得把自己的打算同人交流,看到谭睿一行求知若渴,柳若依知道这些工程师才是未来自己的依靠,说不定未来存储器生产的总工,厂长就得靠这些人撑起来了。

所以柳若依就把自己的打算略微透露一点。

谭睿一行听柳若依这样一说,热血一下子涌上心头,“柳总!你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干,三年不好说,但是将奇梦达的内存大部分交给我们来生产,最多五年我们必然会赶上来,无论良率还是生产成本通通都会超过高丽那帮人。”

他们都是不超过30岁的年轻人,来自内地不少顶尖的高校,怀着很大的梦想加入了中鑫国际,虽然现实给了他们迎头一棒,一直以来差不多用落后近俩代的工艺制程同竞争对手PK,但是现在仍然没有丧失信心。

原因很简单,张如金给他们说过,香江有一个叫Annie的女富豪,正鼎力支撑着他们的事业,准备用连砸五年钱的巨大代价,把中鑫国际的工艺制程提升到国际一流水准,一举进入主流半导体代工商。

“好好干,资金、设备、技术这些都不是什么大问题,我会为大家尽可能创造条件。”

谭睿等人用力点了点头,这趟出差,不但赚了点不菲的补助,每人每天300欧元的个人补贴,对这些人来说不无小补,所以过年呆在这里也没有意见。

最重要的是看到了新的希望,柳若依给他们的回答虽然说不上正式的承诺,但是也让大家再度热血沸腾。

工厂的参观对于谈判来说只是一个调剂,真正要见真章还是要看双方手里的筹码。

柳若依现在手里有着大把的现金,所以她可以熬下去。

奇梦达却是天天在流血,破产程序到了一定时间,真的会进入清盘阶段,那个时候按照法律执行谁说话都不好使。

股东们自然是身家大损失不说,清盘给了员工和国家税费后还剩多少大家心头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