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大获全胜(第3/4页)

现在不仅仅国际上是资金流动性灾难时刻,国内很多房地产商也受到相应的影响。

覆巢之下无完卵,柳若依的做空大获全胜,但是在这一波巨大的危机中,根本没有多少人能够预料到这次的危机来得这么猛烈。

2008年农历除夕前,总部位于德国慕尼黑的内存大厂奇梦达宣布进入破产程序。

这个消息瞬间传遍了世界。

柳若依原本准备启程回到内地过年,收到这个消息后,立刻取消了行程,并且让自己的手下尽快形成一个投资收购团队,准备奔赴德国慕尼黑。

但是,对于这个行业,柳若依虽然一直看好,但是手下没有这方面的专业人才,所以在启程前,专门拜访了张如金。

“你要收购奇梦达?”张如金显然没有想到柳若依有这种想法。

“内存这个行业现在产能过剩厉害,DRAM颗粒价格从2.25美金雪崩至0.31美金还没有看到止跌回升的趋势。目前这个颗粒价格几乎已经跌破了材料成本。”

张如金对于半导体业界果然了如指掌。

“没关系,现在是低潮期,才有机会让我入手啊,我觉得未来移动互联将会有很大的市场,存储是CPU之外最重要的组件,坦白说,相比代工厂,我更看好存储器的未来。”

柳若依当然清楚未来移动产业的发展规模远远不是现在所能相比的,现在的手机相比下才刚刚进入智能时代,应用还不多,手机摄像头也差强人意,完全没有让用户找到追求内存更大的迫切需求。

但是未来十年这一切都会变化,手机将替代现在的电脑。

“好吧,对于趋势,我可能老了,内存这行已经被高丽人做烂了,其实现在内存的这个局面,同SS公司故意扩张产能有很大关系。宝岛那边内存厂家眼看是抵不住了,好几家都在变卖资产支撑。”

张如金叹了一口气道。“需要我做什么,Annie你尽管开口。”

“我需要一个懂行的技术团队支撑我的收购,对对方的技术进行评估和收购保护,避免核心技术被故意排除在外,我需要的就是他们的核心技术。”

“没问题,我们去年前都还在做内存的加工,金海那边的工厂有懂行的工程师,我让他们组成团队过来配合你。”张如金满口答应。

“其实内存这一行竞争特别残酷,我们的90nm工艺加工产线曾经介入过512Mbit颗粒代工,但是完全不是70nm工艺的对手,如果收购可能的话,我希望Annie你可以把奇梦达美国工厂的70nm产线设备卖给金海中鑫国际,让我们重新进入这个行业,也能大幅度降低你的生产成本。”

当然,这种好机会张如金当然也不会轻易放过,这可是第二大的内存大厂,对于中鑫国际来说也是一个大客户。

德国那边的产能就别想了,德国人绝不会放弃萨克森工厂的,柳若依想要收购下来,就必须答应对方这一点。

唯一的区别在柳若依是否会根据这个限制找当地要求一些好处,比如政府资助。

“没问题。”柳若依当然不会在这种事情上迟疑。

美国人民的饭碗没了关她什么事。

如果是研发中心,柳若依可能还要考虑是否有必要继续存在支持在技术上跟进,至于一家工厂没有什么技术可以挖掘,那完全没有必要了。

克莱门特没想到有人这么快就找上门来。作为一家进入破产保护的公司总裁,焦头烂额好久克莱门特已经精疲力尽。

萨克森州这边对于奇梦达的求援虽然也做出反应,但是在补贴金额上,却不肯做出更多的让步,3亿欧元如果能够保住萨克森工厂3000多个人的岗位,他们是同意的。

但是如果要花6亿欧元,那大家就需要重新考虑了。

这就是双方争论最重要的地方,关键是克莱门特现在看不到内存价格回升的时间,6亿欧元也只是他熬过3年的最低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