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投资新领域(第3/4页)

没错,收购ATV拿到了平台后,要将这个平台变现,柳若依必须为它找到足够多的电视观众才行,单单靠珠三角的落地,只是解决一部分问题,要想覆盖更多观众,正常渠道当然没有太多办法,所以柳若依才另辟蹊径,在后世俗称小锅的卫星接收机上动脑筋,准备助推一把,将自己的ATV神不知鬼不觉地通过这个方式悄然推广开!

只是这条路有点太曲折,柳若依谁都没说,就算是投资易视,柳若依只是以这个市场广大来堵内部人士,报刊赵少东、楚洛这些人的嘴,何况,柳若依要投资的这块业务资金也不太大,就算是失手对于极光风投来说也无伤大雅。对于柳若依非常信任的赵少东等人自然不会阻止。

尤其某人一向还有看准的事情无一失手辉煌记录。

这事扯远了,转到会议现场,刘宏伟听了柳若依的问题,心里还是有点紧张。

“从我们掌握的信息和测试结果来说,天线直径1.5米在内地各个地方的接收效果都是非常有保障的,我们现在选择的是直径1.2米的天线,效果在绝大多数地方验证后也不错,如果需要将天线做得更小,在接收效果方面能不能保障,那需要下来进行研究后测试验证才知道,从理论推导来说,可能直径在大约60厘米以上的天线就有收到转播信息的能力,但是如果这么小,受到各方面干扰因素就比较大,对于安装还有天线生产精度、接收信号增强放大、杂波处理等方面就会遇到一系列问题......”

刘宏伟不愧是卫星接收机领域一个半吊子专家,巴拉巴拉从理论上、实践上说了半天后,给柳若依的印象是最合适天线直径,如果他们有钱研究验证,肯定是能够搞定最小尺寸的东西出来。

柳若依当然知道这事是可以搞定,在她前世,可是实际看过无数大点的碗口那么大的卫星天线都在用,这种东西在原理上柳若依是半点不了解,但是她有未来实际产品作为基础,才会非常有把握地向刘宏伟提出来缩小天线直径的努力方向。

对于柳若依来说,要求卫星天线越小越好的理由很简单,这个东西除了村村通工程和指定的宾馆之外,现在还不是合法的一个装置,当然未来也没有放开,只是查起来并不是太严格而已,天线越小越隐蔽,同时价格上也会便宜一些,对于卫星天线的推广来说,这俩点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听了刘总的话,我感觉易视在卫星天线和接收机方面实力还是蛮强的,不知道在研发和市场推广方面,你们期望融资多少才能快速扩大市场规模和占有率?”柳若依也不再兜圈子,直接进入最关键的环节。

刘宏伟前面巴拉巴拉说得口干舌燥,无非就是推销自己,将易视可以卖出一个好价钱来,现在看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对方看上去是有心开始投资了。

只是这个开价让刘宏伟着实有点难。

因为易视现在的摊子太小了,无论是从人员规模,销售收入还是利润来说,易视都是非常小的一个杂鱼,年销售额刚刚才爬山一千万,人员才十来人,这个规模从正常角度来说,以卫星接收机这个没有多少技术门槛的市场,风投资金基本都是不会多看一眼的。

刘宏伟只是走了狗屎运才会因为比别人先进那么一点点的技术进入到柳若依视野,成为柳若依推广卫星接收机的代理人而已。

但是此刻的刘宏伟完全不知道这一点啊。

所以这个报价一时间让刘宏伟为难了,在这个场合,他也没法同身边的搭档现场商量。

虽然说来之前,刘宏伟也同搭档商量过融资报价的事情,但是俩人商量来商量去,最终都没有一个谱,他想融资千万以上,可是以易视现在的情况来估值,千万以上基本上都可以买几个他这样的小公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