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有情怀的团队(第2/3页)

这事常宏不提,柳若依都会找到好莱坞去,全球最顶级的特效高手显然不是在香江或者内地可以找得到的。

“那真是太好了,我早就盼望能够跟着好莱坞的特效高手学习学习,其实我们在一般性特效处理环节,如果设备跟上来的话,基本上是没有太大问题了,可是在创意和设计、以及动作捕捉和再现上差距不是一星半点儿,如果有机会跟着好莱坞高手做几个项目,我想我们团队就可能快速成长成为一支香江高水平特效团队了。”

常宏一边说,一边兴奋地搓着手,看得出来,柳若依的这个承诺很对他的胃口。

常宏受控于资金压力太久,别说请好莱坞特效高手指导,就是一些比较顶级的设备都买不起,比如动作捕捉相关的那种动辄上百万美元的高端玩意,过去更是只有在脑袋中想一想。

一会的功夫,等薇薇安端来一杯茶,常宏同柳若依这块已经聊得很投机了。

毕竟,柳若依前世同这样的技术宅类型创始人接触不少,知道对于这样的人来说,什么样的话题才是吸引他们的话题。

大家就这么愉快地聊了半个多小时后。

柳若依才转进到今天正儿八经的主题上。今天可是要搞定双方收购的细节。

由于事先卢步平的初步沟通工作达成了意向,这次常宏也带来了矩阵视觉的财务报表和资产清单。

柳若依接过这些报告,简单地翻看了一下后笑了。

“根据财务报表,你们过去一年中营收1050万,利润是负300万,净资产方面是购买价800万的特效制作相关设备和软件,这个数据没有问题吧?”

“没问题,你们可以随时核实。”常宏收回激动的心情,回到了今天的主题上。

从报表看,矩阵视觉还真是惨淡经营,利润之所以是负数,主要是收入除去团队的人工+房租后,剩下的钱都还不够增加的设备和软件,800万设备和软件中有一部分还是团队自己凑钱买的。

有这样的经营表现,常宏表现出来急于卖公司投靠就非常有道理了。

“常总,事情就是这么一个事情,这个特效公司未来的发展目标不仅仅是面向香江娱乐圈,而是要面向亚洲市场,做成亚洲的工业光魔。既然常总对于我们这个大目标没有意见,也愿意极光文化对矩阵视觉的收购,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谈谈收购的价钱,”柳若依放开刚刚拿过来的矩阵视觉财务报表和资产清单。

这个报表对于收购来说,几乎没有什么参考意义了。

“那么在收购的价格上,常总有什么目标价位吗?”柳若依问道。

对于常宏这种初创型公司,如果按照常规的财务数据来估值,对于视觉特效这种柳若依都不知道怎么给估值才合适,这个糟糕的财务数据只是说明公司还处于极其早期的阶段,根本没法在财务数据基础上进行评估。

从风投的角度来说,这种公司纯粹还是看人,投资完全是看这个团队和创始人潜力和这一行的市场发展前景。

如果团队给力,市场广大,单单就这样一个团队给出几百万到几千万美金都有可能。

“我们希望的估值是.....,”说起这个问题,常宏有点不好意思起来,不过这事涉及到兄弟们的利益,常宏又不得不说,“坦白说,除了滚动发展,咱们矩阵视觉的好些设备都是兄弟们自己掏腰包凑钱置办,我们希望能够连设备带着人估值一千万打包卖掉。”

说完,常宏都还有点底气不足的样子,紧张地看着赵少东和柳若依。

他们购买的设备是花了800万,可是已经购买用了一年多,从设备价值上来说,恐怕六折资产都剩不下,这一千万,大部分还是看着他的团队份上,而且常宏对这一千万怎么花已经有了自己的规划。

如果换一家公司来收购,这个价格显然有点高了点,毕竟按照正常的财务数据来说估值,恐怕连500万都够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