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坑爹的特效(第3/4页)

香江为什么靠谱特效公司这么稀缺,并不是其他人就没有尝试过,玩这个的永远不会是独家,可是香江市场这么窄。

先涛把肉吃了,人力物力方面可以支撑起来。

可是其他公司没有大单养,技术效果方面提升跟不上,效果差,导致更加接不了大单,从而收入不够,在设备、技术和人才就没法配套跟上,如此恶性循环。

香江娱乐圈水就这么深,只能是先涛这种领头羊才能拿到大单滋润的活下去。

而其他特效公司技术和资金、人才跟不上,就只能将就,制作一些“五毛特效”惨淡过日子了。

这中间说起来绕口,其实一句话就是香江特效圈市场池子太浅,养不起蛟龙!

“没问题,现在市场不大,不代表未来市场不大,而且我们的目标市场也不是香江市场,而是广大的内地市场,我估计未来内地影视剧在这块需求,会养活上十家先涛都有余的。”柳若依信心满满地说道。

“何况,现在光我们极光文化就有很大需求了,一部《哈利波特》大几千万特效投入,正好帮助完成了我们的起步积累!”

别看ATV现在刚刚注入5亿港币,看起来是比较有钱了,但是真在一部电视剧上找好莱坞工业光魔或者数字领域来烧特效,恐怕就这一部电视就让ATV再度面临破产。

所以好莱坞这条路是走不通的,柳若依必须另辟蹊径。

而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就是自己干!

前面已经说过,香江这边并不是只有先涛一家干特效,只是限于香江特效市场的规模,只能养得起先涛一家在特效领域冒头。

原因很简单,在这个小市场中,唯一领头羊才能有足够的财力吸引人才和更新装备,小公司可能连基础的设备都负担不起,怎么可能做出好的特效来。

如果说不知道国内十年后的电影市场发展,柳若依也不会动这个心思,凭着日薄西山的香江娱乐圈,玩这个纯粹是穷折腾。但是未来内地那可是千亿级影视剧市场,每年需要特效的影视剧多了去了。

届时别说一家先涛,就是十来家先涛都完全没有问题。

只不过特效领域对于人力依赖太严重了,要做大几百人甚至上千人都问题不大,可是做强就不容易了,必须靠堆人才能发展的业务很少有成大气候的。

柳若依现在提出来做这个,首先还是考虑满足极光文化和ATV自身的需求,然后才谈得上对外服务。

“可是,从头开始的话,我们还来得及吗?”卢步平还是同柳若依接触少了,对于她这种天马行空的思维模式,完全不适应。

“问题不大,我们也不会完全从头开始,香江这边应该还有类似的特效公司,我们收购一家,然后从数字领域或者工业光魔挖一俩个高手来领军,至于数字工程师的人力资源,在内地设置一个子公司招收就好了。

我看一个放在鹏城,一个放在金海就是不错的选择,未来我们主要也是发展这俩个地方的业务。”柳若依几乎是随口就把卢步平关心的问题瞬间解决。

卢步平一听柳若依这些话,不知道是自己的错觉还是幻听,怎么这么复杂的事情到了柳若依这里,好像就变得轻描淡写起来。

而且偏偏听上去就像是深思熟虑了一样。

如果不是卢步平今天是第一次提出特效方面的抱怨,他还以为柳若依已经对这件事想了很久才会这样举重若轻!

“卢总,你就别纠结了。”赵少东看出了卢步平的心情,安慰道。

“Annie这种人不是我们这些普通人能够了解她的思维的,现在你回去考虑一家香江的特效公司,有着基本人员配置和经营经验,我们极光文化收购回来后,将ATV这部大制作的特效合同签署这家公司,然后把好莱坞的特效大佬挖角过来,一边做早期的设计,一边在内地操作子公司招人就好。有钱,就不愁办不好这件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