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从来薄福送倾城(上)(第3/5页)

我看着太后,她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将那物件递到我的面前:“你可认得这东西?”

我迟疑地接过,那是一根簪子,有精致的木兰样子在簪首,木兰的边缘是用银丝镶嵌,一瓣微弯。我抑制着心里的情感反复地看着,极力忍住不惊呼出声。

我没有想到自己还能再见到它,虽然之前我见到了与它几乎完全相同的那两根,可是……我反复摩挲着那簪底细小的“兰”字,抬头看向太后,心中满是疑惑。

是的,现在我手中的,就是母亲给我的那只碧玉木兰簪。

太后在离我不远的地方坐下,烛光晃动之中,她的脸隐在了那阴影之后,看不清楚。

我只听到她的声音,低沉晦涩:“这簪子,你可认得?”

“母后,这是儿臣母亲在儿臣进宫时交与儿臣的,是她当年的陪嫁。先前不小心弄丢了,不想今日得以重见,心中实在开怀。”

“可是柳妃也说是她的,你如何看呢?”

我一怔,旋即笑起来,笑得很无奈。“那只柳妃说是她的簪子,并不是这一根。”

我再次低头看着那个“兰”字,解释道:“她的那只,是皇上捡到的,儿臣不知怎么与这根一模一样,不过却没有这个‘兰’字的。”

太后点了点头,从袖管中又取出了一根:“那你看看,柳妃的那根,可是这个?”

我愣了愣才迟疑地接过,将两根放在一起比对,几乎是难以察觉的一样,不过仔细看去,那玉纹理还是有不同的。我点了点头,心里疑惑起来,本以为太后是因沈羲遥的伤来兴师问罪,却不想,是这样的状况。

她到底要做什么,我迷惑起来。

太后笑了笑,那笑就像母亲,很慈爱。可是转眼间,她又从袖中拿出一根折成了两段的簪子,我定睛看去,是先前沈羲遥折断的那根。

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怎么这三只,都在太后这里。

太后没有说话,只是看着我,她将手伸到我的面前,我慢慢地伸出手,几乎是不敢碰那根簪子。太后将我手上那根母亲的簪子拿走,仔细看了半晌,用手轻轻摩挲着,眼神已经变得凄迷起来。

她悠悠的说道:“你可知,这簪子,并不是你母亲的。”

我惊得几乎咬到自己的舌头,看着太后,满眼的不解。

太后凄凉一笑:“告诉你也无妨,即便哀家不说,遥儿迟早也是会告诉你的。既然迟早会知道,不如哀家亲口说出来得真切。”

“这簪子,是哀家还在闺中时最心爱的物件。”太后停了很久之后才说道,她的目光似越过了时间,飞到了那遥远的过去。

我看到她甚至是带着一丝甜美的笑,那笑与她如今身上的庄重是完全不吻合,可是,那却是发自内心的真实的笑容。

“这簪子,是哀家入宫前,与心爱之人的定情物。”她的语气轻柔,仿佛桂枝上的明月,充满了甜蜜:“这簪子,是哀家心爱之人,特意为哀家打造的。又因为哀家小字‘兰’,便将字也刻入其中。”

她顿了顿,又怅然道:“之后入了宫,先帝给我改为了‘珏’,便再没有人记得,哀家是叫‘兰儿’的。”

她低头看着那簪子笑了笑说道:“只可惜造化弄人,哀家无法与心爱之人相守。于是,这簪子,哀家出嫁的前一晚,托人秘密将它交给了一个人。”

“你可知,哀家送去给的那个人,是谁?”太后定定地看着我,目光里都是怜爱。

前尘往事如闪电般划过我的脑海。我不是没有听说过这样一段往事,却总以为是别人无中生有的故事。此刻看太后的神情,却似乎……

可我不敢说,我怕说了,惊了自己多年以来所认为的,双亲和睦的印象。

“太后……”我迟疑着:“儿臣不敢妄自揣度。”

太后笑了,轻轻拭了拭眼角:“这么多年,哀家以为,哀家都要忘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