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第4/5页)

4.《门》原发《上海文学》2006年12期,《小说月报》2007年3期转载。

5.《恰似你的温柔》(中篇)原发《十月》2007年6期。

6.《清晨》原发《中国作家》2007年9期。

7.《草场》原发《花城》2007年4期。

8.《小人鱼的故事》原发《朔方》2007年5、6合期。

郭文斌中短篇评论要目

一、作家专论

《如何看待郭文斌作品中的性》(《小说评论》2005年1期)张晓峰

《西部生命的多情歌者——郭文斌小说散文艺术论》(《文艺报》2005年2月1日,《中国现代西部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10月版)李兴阳

《西部城市知识者的精神迷遁》(《黄河文学》2005年5期)李兴阳

《从混沌的理念到澄明的诗境》(《文艺争鸣》2008年2期)李建军

《诗性而唯美的经验》(《当代文坛》2008年3期)范晓棠吴义勤

《天高云淡的意境里阅读郭文斌》(《当代文坛》2008年3期)贺绍俊

《别致在童趣》(《当代文坛》2008年3期)白烨

《郭文斌论》((《六盘山》2008年1期)王佐红

《郭文斌和于丹的区别》(《孔子到底离我们有多远·序》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年5月版)哈若蕙

二、小说集《大年》专论

《小说集〈大年〉北京研讨会发言》(《中国作家网》2005年6期,《黄河文学》2005年5期)雷达等

《小说集〈大年〉南京研讨会发言》(《中国作家网》2005年6期,《黄河文学》2005年5期)李兴阳等

《小说集〈大年〉宁夏西吉研讨会发言》(《黄河文学网》2005年6期)李义等

《小说集〈大年〉宁夏大学研讨会发言》(《黄河文学》2006年3期)

李生滨等

《不“西部”与“不隔”:读〈大年〉》(《中华读书报》2005年7月13日新浪网2005年7月7日)李敬泽

《文学不应成为进化论的奴隶》(《中华读书报》2005年7月13日)

贺绍俊

《郭文斌小说集〈大年〉因何被大家喜欢》(《文艺报》2005年12期)

刘新锁

《乡村精神是一种文明积累》(新浪网读书频道)贺绍俊

《〈大年〉是对乡土的再认识》(新浪网读书频道)白烨

《宁夏本土作家第一本宁版市场书〈大年〉编辑花絮》哈若蕙贺秀红

三、短篇小说《吉祥如意》专论

《人民文学奖授奖词》

《小说选刊奖授奖词》

《鲁迅文学奖授奖词》

《答记者问摘要》陈建功

《〈小说选刊〉关于〈吉祥如意〉稿签》(《小说选刊》2006年11期)周志新

《世界是人心的镜像》(《小说评论》2007年2期)谢有顺

《唯美的书写》(《中篇小说月报》2007年12期)汪政

《人性本真的诗意描写和审美观照》(《名作欣赏》2007年9期)徐安辉

《美、善、和谐及小说的诗》(《银川晚报》2007年1月5日)牛学智

《乡土抒写的另一种审美传统》((《黄河文学》2007年11期)李生滨

《送你一份吉祥如意》(《黄河文学》2007年11期)杨森

四、短篇小说《大年》争鸣

《郭文斌小说〈大年〉:含泪的微笑》史佳丽

(《文艺报》2004年6月8日,《作品与争鸣》2004年5期,2004年《中国争鸣小说选》)

《画外人》(《作品与争鸣》2004年5期,2004年《中国争鸣小说选》)

王清淮

《是评者误读还是作者张冠李戴》(《作品与争鸣》2004年10期,2004年《中国争鸣小说选》)运沂

《西海固人生存精神的写照》(《作品与争鸣》2005年3期)王佐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