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白忙一场(第5/8页)

原本有他在纺织厂里带着一群还算有进取心的职工全国各地的给厂里拉订单,加上跟宁氏企业的私人关系而每年都能给厂子里带来的大批利润,都是这么多年下来纺织厂还没倒的重要原因。

但是现在嘛,不得不说,古建国同志有些心累了,他觉得自己再也拉不动,也不怎么想要继续再拉这艘破船了。

说起来,京都的这家工厂,原本他就是中途加入的,刚开始被各种歧视排挤不说,后来就是升任了副厂长,他过得也不是就全然顺心的。

直到了那会儿了,都还是有那起子明明睁着眼,却不愿承认他为厂子做了那么多贡献的红眼儿病,拿着因为他拉来的订单才能让他们定时定点的拿到的工资,却还是在背后嚼他的舌根,说他升职太快,一个半路调来的,竟然越过了那么多老职工去,还敢占着副厂长的位子,说他不配云云的。

古建国是个大度的人,不计较这些风言风语,也从不抱怨自己这么多年看似晋升飞快,但实际上却是连套福利房都没给他分的实际待遇,却是在女儿这个事儿发生后,彻底地不想再带着这帮不识好歹的玩意儿玩儿了。

早先闺女儿还劝他呢,让他不要那么劳心劳力,这大环境谁都抵不过,就是他这个副厂长累死,这厂子该倒它还是会倒的,又何必天天为了那些脑子不清明的人做那么多呢,况且人家还不一定能记你的好。

如果说古明妍是后世穿来的,本身骨子里就带着利己和自私,三观里大概就全是充斥着做人要靠着自己的本事吃饭,只要不害人违法,优秀聪明的人本来就能获得更多的想法的话,那么生在新华国,长在红旗下的古建国他们这代人,还是在骨子里就很有些平均主义、奉献精神在的。

在他看来,自己当领导了,那势必就要带着职工把厂子建设的更好,让大家都有饱饭吃。

而至于他自己,能不能得到与他的贡献匹配的应有待遇,受到别人的认可和尊重,都不是最重要的。

古建国年轻的那会儿,还因为自己本身职位不高,并不用他关心太多领导需要操心的事儿,在这方面没有太注重的。

加上那会儿大环境不好,想让妻儿有好的生活条件,他就不得不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为自己的小家谋划上。

于是,他便趁着机会,又是倒腾着倒买倒卖的,又是存古董玉石的,都是为了小家的资本积累和儿女们的未来着想,做出的种种努力。

而等到他调来了京都,在大部分儿女都考上了大学,眼看着孩子们的未来一片光明的时候,又有他家闺女儿展示出来的赚钱天赋,再加上老丈人的突然出现,还给了他妻子一大笔天文数字般的财产赠与后,古建国便再也不用担心家里钱财的问题了。

只他自己之前的那些积累加上妻女所掌握的财富,他们家就可以说这辈子在金钱上都可以高枕无忧了。

于是,在京都纺织厂工作的古建国,便开始把他的重心,放到了为广大职工谋利上来了。他更多的开始考虑更大部分人的利益,奉献自己的能力,把精力都放在了希望更多的人都能过得好上面了。

古建国有这样从专注小家到考虑大家的转变,跟他本身的经济基础足够好有关。

但是这本也就是正常的道理,治国平天下的前提从来都是要先齐家,古建国他不管是前期为了小家不断地奋斗,让他的妻儿们都过上了在那个年月不比任何人差的好日子,还是后来在家庭没有后顾之忧以后,一心扑在事业上,想着整个纺织厂的前途问题,他都是问心无愧的,且都做到了他能尽到的一切努力。

这样的他,耗尽了心力,现在想要停下来休息一下,也是合情合理,无可厚非的事了。

古建国做好了决定,为了不让女儿为他的事有包袱和压力,他并没有一开始就把这件事告诉给全家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