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新居(三合一大章)(第5/10页)

古建国是在房子盖好能住人后的第一时间,就去找了自家丈母娘的。他带着白敬龄来家里参观了一圈,听着丈母娘直夸房子建的好,还把自己夸奖了一番后,就把已经摆上家具隔出来的那套单独的房子展示给了她看。

看着丈母娘不解的目光,古建国当下就提出了让她搬过来跟自家住的想法。当时他说了种种便于照顾,方便带小孩,保证独立空间这些理由。看着丈母娘有些心动还有些犹豫的样子,古建国就祭出了最后的杀手锏——宁荣臻对此也是同意的。

其实早在古建国两口子和老两口商量好要接白敬龄来家里住的时候,古建国就开始行动了。他觉得妻子的办法——先让丈母娘住进来照顾外孙儿,等习惯了再劝说她留下来常住,这样做倒不是不行,可能循序渐进的就把事情给办成了。但是古建国却不大赞成用这样的方式,他觉得还是一开始就说清楚了的会比较好。

古建国考虑到的,主要一方面是担心妻子那样做会不会叫老人家误会是想让她一直帮着带孩子的意思,这里面说不好还有一点儿诱哄欺骗的性质在里面。另外,丈母娘搬过来的话,肯定也是要把两个孙子给一并带过来的。两个孩子今年一个九岁一个四岁,一个已经上学了,关键是还不跟自家明新在一个学校。如果不从一开始就说好,征得各方同意后直接给孩子转学,那就得让孩子每天跑远路上下学了。就算是后来真的顺利答应住下了,也得再就近给孩子转学过来,那中间费的功夫不是无用功吗,对孩子也是来来回回的折腾,这样肯定是不大好的。

而且,古建国作为一个大男人,比较习惯把事情摊开了商量好,尤其是在面对亲人的时候,他觉得凡事让他们也有选择的余地才好。他把自己的想法说到,至于对方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完全由他们决定。不能最后自家把人家架起来了,别的路都堵死了,好似事情到这一步了,就再没有拒绝这个选项了,这样就难免显得有些强人所难了不是。

所以基于以上考虑,古建国特意跑了一次二舅子宁荣臻的单位,经过重重审查终于见到了他们夫妻二人。

古建国跟他二哥二嫂掰开了揉碎了把自家是怎么打算的,怎么考虑的这样那样一说,两口子也从最开始的不大同意,转变为让白敬龄自己做决定的态度。

二人也知道古建国说的有道理,这样的做法确实是为着自家和母亲着想的。毕竟他们确实回家的时间少,不管是母亲还是孩子,有妹妹一家在旁边就近照顾着,肯定是好事一件。

只不过两人就是觉得本应是自家的责任,现在要转移到妹妹一家的身上,身为哥嫂的难免会有些愧疚。

不过现实情况就摆在眼前,既然能有更好的选择,妹夫也能主动来找自家商量,态度上肯定也是真诚的,所以夫妻二人一番考量后,就答应了下来。

他们也是为古建国能专门的考虑到自己两口子回家方便,多费那么些功夫多盖一堵墙挺感念的。毕竟要是真的住在一个屋檐下,自家两口子回去看老人孩子的时候,确实会多有不便,顾忌重重。

可现在听着古建国的形容,即便他们没有实际看过房子的样子,也能知道这估计还是妹夫避着人自己动手盖的隔墙。想到这里,他们就更加没有拒绝的理由了。

至于给孩子转学。这年头也没什么重点学校之类的区分,都是就近上学。宁荣臻和周晓淳觉得,自己夫妻俩很少回家看孩子,孩子一个人跟着奶奶,在学校也没有很相熟的玩伴。要是真的给他转了学,至少有古明新这个亲表兄弟陪着,再加上家属院儿里的孩子也多,想着他也应该是愿意的吧。

就这么着,古建国算是得到了二舅子家两口子的同意了,那这会儿再劝起白敬龄来,就显得有力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