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第2/5页)

赵辅也非寻常皇帝,他原本只是被吓了一跳,如今听了唐慎的话,他推开挡在自己跟前的季福,语气温缓:“原来如此,景则,你这笼箱着实让朕吃了一惊。”

笼箱还在轰轰作响,但赵辅都不甚在意,其余人也只得硬着头皮在院子里看下去。

只见五个工匠不断地检查笼箱的每个部件,时不时地给笼箱添加煤炭。为了散热,笼箱顶部的烟囱排出大量热气。唐慎看见这些,心中叹气。这些都是能量损耗,但以如今的情况,工匠们只能做到如此。

只见大约一刻钟后,伴随着笼箱震耳欲聋的响声,最末端的铁匠炉中,那根被吊在笼箱上的铁锤忽然动了起来。

赵辅正静静地观望着,突然见到这一幕,他瞠目结舌。

一旁的袁穆、李钰德等人也惊骇地睁大眼。

那铁锤先是轻轻动了一下,接着,它突然在空中画出一个半圆形的弧度,然后重重地砸在砧子上,开始打铁。

砰砰砰!

铁锤一下下地砸在砧子上,将工匠准备好的、早就烧红的铁块砸成扁平的长条。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铁锤一开始打铁的力度是不同的,但慢慢的,它几乎以同样的角度、同样的力度开始打铁。

烧红的铁块被砸得越来越扁,唐慎一声令下,工匠们立刻停止往笼箱里加燃料。

季孟文将那块被砸平的铁皮端过来,献给皇帝看。

铁皮早已冷却,露出黝黑的颜色。赵辅伸手在这块小小的铁皮上抚摸着,倏地,他抬起头,目光如鹰隼,锋锐地看向唐慎:“这可就如传闻中公输盘的木器一般,只用按动其中一个按钮,便可牵一发而动全身。”

传说中木匠鼻祖公输盘,也就是鲁班,他做的木器只用牵动一个机关,便可以引发全部。

大宋也有机关大师,工部便有几位。但无论是他们还是唐慎都知道,能量是守恒的。世界上不存在任何机关,只用人轻轻一按,就可以打铁锻器。

唐慎道:“公输盘的木器只于传说之中,而笼箱,正矗立在陛下眼前。”

赵辅:“这笼箱是可以打铁的,朕瞧见了。但朕瞧着似乎也挺费事,只需两人就可以打铁的事,用笼箱去做,足足废了五个工匠。”

唐慎不卑不亢地回答:“用笼箱来打铁,只是为了让陛下知晓笼箱到底是何作用。笼箱就仿佛一个永远不会疲累的工匠,打铁只是一个小作用而已,笼箱所用蒸汽的力量,远远不仅仅可以打铁。”

“还可以作甚?”赵辅的声音骤然急促。

唐慎抬头看他,目光郑重:“此事,连臣也不敢预测。”

当日,赵辅召集勤政殿四位相公和所有二品以上的高官,到工部衙门参观笼箱。

皇帝没有把握了。他隐约察觉到,这“小小”笼箱,似乎并不简单,仿若冰山一角,藏着不可预知的力量。但他此刻看不见,或许他这注定不会再有几年的一生,也看不见了。

徐毖、王诠、陈凌海、耿少云……大宋的高官们,都一一见到了笼箱。

如同唐慎前一晚说的一样,王溱也会看到笼箱。

王溱看到笼箱时,他瞬间被这笨重高大的铁疙瘩震慑住。见到他震撼的面色,右相王诠调侃道:“子丰,你是看懂这笼箱有何作用了?”

王溱嘴唇翕动,过了会儿,他才道:“不曾。”语气迟疑。

王诠:“那你怎么这番表情。”

王溱:“我是看懂了,景则此刻的用心。”

当夜,高官们纷纷上书至垂拱殿,表明自己对笼箱的意见。

徐毖、陈凌海、孟阆等人皆对笼箱不发一言,他们真的没看懂这东西的用意。王诠、王溱等人则是无条件地支持唐慎,上书请皇帝准许造改部多建造笼箱。

这其中,工部尚书袁穆写了一封万字奏折,次日早朝,呈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