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第2/3页)

王溱写完两行字,再蘸墨时,瞧见唐慎正在为他研墨。他抬起眼睛看着唐慎,唐慎正专心地看他写字。王溱移开视线,沾了墨汁就继续写。不消片刻,他写完了一封举荐信,吹干墨汁交给林祭酒。

林祭酒:“如此便好了。学籍的事,下官知晓了,只是今日已经放衙,下官明日就将这位唐公子的学籍调过来。”

王溱忽然道:“从金陵府把学籍调过来,一来二回,怕是要一个月。”

林祭酒愣住,他思索良久,问道:“王大人的意思是……”

王溱默了默,他把玩着白扇,手指在玉骨上轻轻摩挲。“江南贡院也不是什么洪水猛兽之地,看守并不森严,每年都会弄丢一两份生员学籍,只需补办便可。有时以为弄丢,其实又找到了,对贡生也无影响。国子监乃大宋培育国之栋梁之圣地,所精当是学子的学业功课,在学籍上浪费人力物力,实为我朝官员制度的失责啊。”

林祭酒恍然大悟:“明日唐公子的学籍便到国子监了。”

王溱笑道:“我与师弟先走了,林大人留步。”

林祭酒:“王大人慢走!”

王溱和唐慎一起离开国子监。

王溱道:“来盛京多久了,可有居住之所?”

唐慎还没从刚才的对话中回过神,过了半晌,他才道:“有了,就住在国子监旁。”

王溱挑眉:“为了好每日去国子监上课?”

“是。”

王溱:“既然如此,送你一程吧。”

两人又上了轿子,王溱将唐慎送到巷口。唐慎下了轿,只见王溱用白扇挑开轿帘,对他道:“春日迟迟,卉木萋萋。”

唐慎自个儿没反应过来,但是他那过目不忘的脑子给他反应过来了,下意识地接上了下半句:“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采蘩祁祁,出自《诗经》。

采祁斋,正是取自这句诗。

王溱微笑道:“师弟莫要饿着自己。”

唐慎:“……”

原来是提醒他不要忘记这包艾窝窝!

唐慎拎着那包雪白的艾窝窝:“好。”

轿帘放下,王溱悦耳的声音从轿中传出:“回尚书府。”

不过多时,轿子便消失在巷口。

唐慎抱着那包艾窝窝,一直目送那两盏尚书官灯消失在道路尽头,才松了一口气。没了王溱,唐慎哪里还有“食不于桌堂”的礼节气度,他一边走回家,一边拆开这包艾窝窝吃了起来。

“咦,确实好吃。”一下子就多吃了两个。

吃饱了肚子,唐慎回想着今天在国子监遇到的一幕幕,他感慨道:“唐景则,这就是官场啊!”等到回了家,姚三已经为他烧好了洗澡水,唐慎开始泡澡。

穿到古代,唐慎依旧喜欢泡澡。之前在赵家村的时候没什么条件,家里连吃饭都愁,哪能泡澡。等到了姑苏府,生活条件好起来后,唐慎就重新拾起了上辈子的这个喜好。他双手搭在浴桶的壁沿上,闭目养神。

忽然,唐慎睁开眼,错愕道:“他什么时候知道我叫景则的?”有过了会儿,“不是,他居然也知道我在姑苏府考了童试小三元?是梁先生写信告诉给他和傅先生的,还是他自己早就查过我,才知道这么多?”

唐慎:“……”

“我这师兄,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啊!”

嘴上这么感慨,唐慎心里决定,以后面对王子丰一定要打起十二倍精神,更加小心。

等到第二日,唐慎去国子监,发现自己已经被国子监收取做了学生,学籍也被“调”到了国子监。三天前是太后八十寿诞,整个国子监放假半月,学生们都不上课。唐慎从国子监领了这个月的膏火银,拿了自己的学子服,又回到家中。

来到盛京三天,唐慎和姚三忙了三天。如今有了空闲,两人逛起这偌大的盛京城来。

盛京不愧是大宋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