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第3/3页)

如意便也未再开口,应了一声,便出去吩咐了翌日。

位于石井巷的宋侍郎家。

这会天色还早,风韵犹存的美貌妇人朱氏一边服侍宋侍郎穿衣,一边试探性的笑着问道:“昨儿夜里,妾同老爷说的话,老爷可还记得?”

“什么?”宋侍郎刚起来还有些糊涂。

“您瞧您”

朱氏似是无奈,嗔怪似的瞪了他一眼,“昨儿夜里,妾同您说起大小姐的婚事,大小姐年纪也大了,我虽不是她的亲生母亲,却也不能一点心都不上。”

听到是关于宋诗的,宋侍郎倒是清醒了一些,皱眉道:“你相看了哪几家?”

“一家是城北徐员外家的,那是正经的嫡出少爷,十分有才干,去岁刚中了举人,咱们大小姐嫁过去便是正正经经的管家太太,就是可惜现下还没个官身。”

眼见宋侍郎皱了眉,朱氏一边熨帖着他的衣襟,一边又笑道:“还有一家是城东李侍郎家的二公子,倒也是个聪灵毓秀的。”

宋侍郎想了半天也记不起这两户人家如何,遂道:“你既是管家太太,诗儿的亲事便由你做主。”

他这会赶着去上朝,随手接过丫鬟递来的官帽便要往外走。

临来走到门口才又停下步子,正了正头上的官帽,看着朱氏,留下一句,“只有一事,你要记住,诗儿背后还有个袁家。”

“朱氏,你可明白?”

朱氏脸上的笑一僵,不过也就一瞬的功夫便又笑开了,“您放心,妾身一定会把大小姐的婚事办得有声有色,断然不会让人挑出一丝错处的。”

又走过去,给人正了正头上的官帽,“外头风大,您避着些。”

宋侍郎满意了,这才离开。

朱氏见他离开,却沉下一张脸,扭着腰走进去,靠在软榻上,没好气的砸了桌上的一盏茶,嘴里跟着骂道:“袁家,袁家,要不是她背后那个袁家,我这些年何至于受那么多委屈!”

这么多年虽然也做了正经太太,但总是处处低人一头。

尤其是那个袁氏,成日跟她作对!

旁边婆子跟了她好多年,一边差着人把地上破碎的茶盏清扫干净,一边温声劝道:“您也别太往心里去,左右等那位出了阁,日后便同咱们家没有什么关系了。”

闻言。

朱氏眉眼倒是松开了一些,“那我便再忍些日子。”

又抬了抬下巴,没好气的说道:“你去把那丫头给我请过来,既然是她出阁,我总得问问她的意思,省得外头那些人说我这个做继母的不为原配的女儿考虑。”

说完,又忍不住嗤声,“不过他们也不想想,就她那个胆怯的性子,能嫁到什么好门户去?哪家正经夫人肯要她?”

婆子应声去吩咐。

朱氏刚想把自己女儿叫过来一道用早膳,可话还没出口,外头便有人着急过来传话:“夫人,荣安郡主来了。”

“你说谁?”

朱氏似是没听清楚,睁着眼,又问了一遍:“谁来了?”

那丫鬟也是急着跑过来回话的,气喘吁吁的,好不容易咽下一口气才又答道:“夫人,是,是荣安郡主来了。”

虽然没同萧知见过面,但也知道这位荣安郡主就是长兴侯府那位五夫人,不管是哪个身份,可都是能压死她的人物,朱氏哪里敢耽搁?脸一沉,便斥道:“你个没眼见的东西,还不快把人请进来。”

边说。

边又起身,“不行,我亲自去迎。”

说完。

她就快步往外头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