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满: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第2/2页)

◆ 做超度法事时用的符。超度亡魂,其实也在为生者祈福:冥阳两利。

在天师神像边的石壁上见到一首清人的诗:“一灯乞得慈悲力,照澈浮生万劫开。”落款:嘉庆壬戌春仲,鉴湖沈棠。俊秀的小楷,有些已经开始风化了。值殿的老师父在纳鞋底儿,似乎是上次见的那位,但叫不出名字,殿前也晾晒着大颗大颗的银杏。于此处,可以一览观中建筑,左右两株大银杏各成一景,老的那棵叶子黄得慢一些,屋脊是浅浅的灰色,给人隐匿之感。

在西客堂看对联,尤其喜欢的几句:前身应是明月,几生修到梅花,横批:烟云深处。不起眼的角落里有一副小对联:诗思竹间得,道心尘外逢。一块题为“小住为佳”的匾,意思很有趣,这真是对客人说的:你来这里小住很好,但住久了就不适合了。山中枯寂,世上的人偶来享片刻清净尚可,久了就会寂寞。

客堂楹联牌匾甚多,一时也看不过来。平日里鲜少走到这里,四下看了看,除了文字,庭中南天竹繁盛,有个钟乳石盆景,这几天恰好开着石花,晶莹剔透,色如白盐。室内摆了一张双面玻璃镜,庭院里的植物悉数纳入境内,空间显得尤其透亮葱翠。

临别时,看见山门口多了一对汉白玉的狮子,憨态可掬。师父尤其喜欢阑干上的雕花,嘱咐我回去可以学着剪花样。回到道观时辰尚早,还赶上了念晚课。夜间灯下读书。“日将暮,游宜园,晚抵城中,复燃灯,但觉寥寥,与二友散步江桥,赴茶馆饮茶,二友别去,予阅《文轩》,中夜始到家。”(明代祁彪佳《自鉴录》)

春节里拜祭天地祖宗,陪母亲和夫人游山、上香、看花灯,在寺中留宿吃斋,与友人小酌唱和,回复书信,如此种种细节,令人怀慕。

[1]绘有龙的笺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