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酒浇愁,越浇越愁(第2/2页)

◆ 冠巾的殿堂内一角。想起自己冠巾时的情景,感叹时光匆匆。

我们家好些人都爱喝酒,但每个人喝的方式不同。有的是无酒不欢,觉得人生就该有酒有肉,活得潇洒自在,有的则是小酌浅饮。小时候家里吃饭的桌子是张八仙桌,桌子上随时都摆着佐酒的吃食,最常见的是炒豆子。舅舅喝的是药酒,用专门的小瓶口罐子泡着,里面似乎有参、红枣之类的药材,倒出来黄澄澄的。在邻居家还见过用玻璃罐子泡酒的,里面放了一条很大的乌梢蛇,据说喝了那酒可以祛风湿,场景甚是恐怖。

酒不仅给凡人喝,还有供神、奠孤之用。宋代蒋叔与《无上黄箓大斋立成仪》卷十五《醮说》里有载:“有酬酢曰献,无酬酢曰醮。醮者,用酒于位,敬以成礼也。延真降灵,而以醮名。”道家的醮仪,从一开始就和酒有密切的关系。平时做法会,无论阳事还是阴事,通常的都要用到清酒,所唱的经文也很美。

中元节时做超度,在昏暗的灯下念诵着三奠酒里的词,心里凉凉的。

世上的酒喝多了,好像苦多过甜。我遇到的爱饮酒的人,心里多少有些忧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