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平实的,最伟大的

伟大的作家

弗里曼·威尔斯·克劳夫兹,侦探文学史上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名字。他很平凡,因为他不像阿加莎·克里斯蒂或埃勒里·奎因那样“如雷贯耳”;他很伟大,因为他的作品揭开了欧美侦探小说黄金时代的序幕——而阿加莎·克里斯蒂、埃勒里·奎因只不过是这个时代中的某个演员。福尔摩斯对华生医生的评价是:“华生,也许你本身并不能发光,但你却是光的传导者。”与华生不同,克劳夫兹绝对不仅仅是个传导者。

一八九七年,克劳夫兹出生于爱尔兰首府都柏林。他的父亲是一位英国陆军军医,一生漂泊,最终客死他乡;母亲改嫁到北爱尔兰,克劳夫兹便在北爱度过了童年。他自幼聪颖,理科成绩优异,十七岁时便在一家铁道公司当见习技师,随后很快成为正式的铁道工程师。当时正值工业革命完成、英国经济高速发展,能在象征着科技与进步的铁路部门做工程师,克劳夫兹的能力可见一斑。

一九一二年,克劳夫兹结婚,但一直没有孩子。一九一九年,他生了一场大病,在病床上休养了很久。疗养期间,克劳夫兹用铅笔试着在笔记本上写侦探小说。他后来回忆,当时“完全是为了消磨时间”,根本没有希望通过写侦探小说得到什么——这从他卧病在床、使用铅笔和笔记本便不难看出。

病愈之后,克劳夫兹重读了自己的作品,觉得“还不算很糟”。当时正值柯南·道尔爵士的福尔摩斯风靡全球,克劳夫兹受此鼓舞,将这部“病榻之作”投给了出版社。出乎意料的是,作品得到一致好评,于一九二○年出版,这就是举世闻名的长篇侦探小说——《桶子》。小说一上市便受到读者热捧,销量节节攀升。巧合的是,“侦探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处女作《斯泰尔斯庄园奇案》也在一九二○年出版。这两部小说共同揭开了欧美侦探小说黄金时代的序幕,克劳夫兹因此成为了侦探文学史上青史留名的伟大人物。

有趣的是,相比于起步艰难、处女作销量“岌岌可危”的阿加莎·克里斯蒂,克劳夫兹和他的《桶子》可谓大获成功。著名侦探小说作家雷蒙德·钱德勒说:“克劳夫兹的《桶子》令人们忽略了《斯泰尔斯庄园奇案》这样简单无趣的侦探小说。”这样的评价固然有雷蒙德·钱德勒一贯轻视心理派侦探小说的原因,但从中也可看出克劳夫兹深厚的创作功底。

自《桶子》问世之后,克劳夫兹每年都至少有一部侦探小说出版。他先后创作了《邦森案件》、《木材厂的秘密》、《十二点半从克罗伊登起飞》等作品,并逐步塑造出了“弗伦奇探长”这一成功的侦探形象。

克劳夫兹在一九二三年成为主任技师,但在一九二九年辞职,专门从事侦探小说的创作。一九三九年他被选为英国艺术研究院院士,一九四九年开始《圣经》中《福音书》的翻译工作。一九五七年,克劳夫兹逝世,享年七十八岁。他一生留下了五部长篇小说和两部短篇小说集,均为侦探文学史上的不朽作品。

平实的作品

侦探小说是一个流派众多的类型文学。评论者的角度不同,采用的分类方式也不尽相同。但归根结底,侦探小说可以很简单明了地分为两类:写实派和心理派。

心理派要先于写实派诞生,最早起源于侦探小说的创始者埃德加·爱伦·坡。这一流派选择的故事背景大多远离现实,要么是完全哥特化的虚拟氛围(例如爱伦·坡的作品),要么是现实场景基础上的理想化空间(例如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作品);解谜过程更是充满了理想主义——侦探的逻辑演绎和心理分析占据主导地位,一切客观证据都要服务于侦探的主观判断和推理。这一流派被英国文学大师、塑造了布朗神父的G.K.切斯特顿正式确立,阿加莎·克里斯蒂、约翰·迪克森·卡尔等都是这一流派的骨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