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第2/3页)

第四位读者发言说:“如果诸位想着重说明阅读中读者主观的一面,我也可以同意诸位的观点,但这种主观性并非诸位所说的那种离心倾向。我读的每本书都将成为我通过阅读逐渐积累起来的那本综合的、统一的书的一部分。这个过程并非不需经过努力:要积累这本统一的书,每本特定的书都要经过处理,要与以前读过的书发生联系,成为它们的推论、发展、反证、注释和参照。我上这个图书馆来看书已经有很多年了,一本一本地看,一个书架一个书架地看;我可以向你们证明,我看这许多书都是为了读完那本统一的书。”

“我也是这样,我读的书全都构成一本统一的书,”第五位读者从一授书后探出头来说,“不过这本统一的书从时间上来讲早就存在,模模糊糊地存在于我的记忆之中。我觉得有个故事是先于其他故事而发生的,我看的一切故事似乎都是这个故事的反响。我看书的时候就是为了寻找我童年时代念的那本书,那本记忆不清很难找到的书。”

第六位读者站在书架旁翘首察看上面的书,这时走到小桌边说道:“我认为关键的时候是开始读书前的那一瞬间。有时候仅仅看到书名就能决定我想不想看那本书,有时是该书的引言,开头的几句话……总而言之,如果你们需要很少几页书便能激发你们的想像力,我则需要的更少,需要的仅仅是对一本书的许诺。”

“我认为书的结尾是最重要的,”第七位读者说。“不过,那得是真正的结尾,最后的结局,隐而不现的结局,是那本书要把你带去的终点。我看书的时候也寻找那些闪光,”他向那位眼睛发红的读者点了一下头,“但是,我的目光在字里行间搜寻,努力发掘故事外面的东西,‘完’字以后的东西。”

现在轮到你发言了。“各位先生,我应该首先声明:我喜欢读书中字面上写的东西;喜欢把个别与整体联系起来;喜欢把某些书看成是最终的结论;喜欢把每一本书都区别开来,看到它的独特之处与新颖之处;我最喜爱的是能从头看到尾的书。然而一段时间以来我觉得很不顺利,仿佛现在世上的书都是没写完的书,而且很容易丢失。”

第五位读者回答你说:“是呀,我说的那个最初的故事,我只记得开头,后面的内容都忘了。它大概是《一千零一夜》中的故事。哎,它的各种版本,各种译本,把我弄糊涂了。相同的故事实在太多了,再加上作者一次次修订。不过我没有读到一个故事是我最初读的那个故事。难道它是我做梦时看到的书?尽管如此,我着找不到那个故事,不知道它如何结尾,我的心便得不到安宁。”

“哈里发·哈伦·拉西德,”他这样开始讲那个故事。见你很想知道那个故事,他便答应讲给你听。“一天夜里辗转反侧,不能入睡,便打扮成商人来到巴格达街道上。一只小船载着他顺底格里斯河来到一座花园的门前,一位貌似仙女的女子正坐在那水池边自弹自唱。女仆请哈论进去,并给他披上一件橘红色的斗篷。在花园里自弹自唱的女子坐在一把银椅子上,周围的垫子上已经坐着七位身披橘红色斗篷的男子。‘就缺你,你来迟了。’那女子说道,一边邀请他坐到她身边的垫子上。‘尊贵的先生们,你们发誓要绝对服从我,现在考验你们的时候到了。’那女子从脖颈上摘下一串珍珠项链。‘这串项链上穿有七粒白珍珠,一粒黑珍珠。现在我把线绳剪断,把珍珠放到玛璃杯里。你们抓阄,抓到黑珍珠的人应该杀死哈里发·哈伦·拉西德并把他的头献给我。为报偿他的忠实,我将属于他。如果他拒绝杀死哈里发,他将被其他七个人杀死,剩下的人继续抓阄。’哈伦·拉西德战战兢兢地伸开手掌,看见自己抓的是黑珍珠,于是转身向那女子。‘我一定服从命运和你的命令,如果你能告诉我哈里发怎么得罪了你,激起你对他如此仇恨。’他问道,急不可待地欲知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