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丹凤翔 第十六章 萋萋满别情(第2/7页)

想到在她怀里睡着的他,眉头都会紧锁,非得她用手慢慢抚平,她不由心疼起来。

她们都只看到他的外表,觉得他肥头大耳又有足疾,远不如汉王、赵王英俊潇洒,唯有她,还在待字闺中之时,就听闻他在靖难一役中,以万人兵马周旋,大败李景隆几十万大兵的辉煌。

以弱抵强,以柔克刚。

他才是真正的英雄呢。相比汉王、赵王的生性桀骜不羁,暴躁易怒,他才真正学到了永乐帝看人看事的冷静透彻。

所以,她求着父亲,设法将她嫁入东宫。尽管,那个时候,就连她的至亲,都不看好太子的将来。

她不管,她要嫁,若他能青云直上,她就陪他冲上九霄,若他会被汉王、赵王拉下太子之位,她也一样陪他为庶民,或为冤魂。

生,同他在一起;死,亦要同他在一起。即使他一记若有似无的叹气,她都会觉得自己的心脏被瞬间抽紧,从此再也无法自如地呼吸。

每一个他掌灯其他妃嫔宫院的时候,她都会在外面无言站定,看似毫无意识的目光最终都会落定在那盏他为别人点起的风灯之上。

灯光下,他也会像在自己这儿一般安睡吧?

她总是习惯性地看着那灯光会在何时熄灭。

那是他所在的天地。

她总觉得随灯一起熄灭的是自己心中的一点微火。

唯有见到他的时候,才能再度燃起。

如果没有他在,她何曾有过片刻的快活?

即使只是坐在他的身边,陪着他专心致志于经籍和史学那般枯燥的时光,都是快乐的。若不是怕他厌烦,她真想时时刻刻待在他的身边,一刻也不分离。

回忆时,刹那间的痛苦欢愉都令郭丹宜难以呼吸,暖暖的微风令过往骤现,她不知道为何会想起那些过往的画面,彼时风月,清平风光,一一在她的脑海里展现。

她鼻中酸楚,仅仅只是因为记起他看见自个儿时,当年那一室春光,一脉缱绻。

坐在床前,看着明黄帐里、黄花梨雕龙大床上迟迟未醒的洪熙帝,皇后两手攥紧了手中的锦帕,指甲拗得掌中生疼犹不自知。

据小内侍禀告,皇上午后从郭贵妃那里回来之后,先是喊心口绞痛,未几就昏迷过去,中间虽然有醒的时候,却极为短暂,连宣了太医院院判和几位医术高超的御医一同会诊之后,给出的消息都有些不好。

听到太医说出那消息,她简直要五内俱焚。

之前皇上率文武大臣谒长陵,耗时耗力的就有些心悸不适,只是,之前皇上还是太子之时就离不得药,走路尚需宫女搀扶,因此她也没把那事放在心上。

却不曾想,来得这样快。

若不是郭丹宜勾着皇上纵欲,又怎么会有今日之疾?

皇后恨恨地想。

想着洪熙帝刚才醒的时候,告诉她要急召皇太子回京师时,她心里更是难受。

只怕这一次,皇上真的是躲不过病劫了。

“你们都先退下吧,皇上这一时半会儿的也不会醒过来。如有需要,本宫会让人传你们来侍疾的。”

听了皇后的话,太子妃几个就施礼告退。

孙清扬去而复返。

“母后,玄武大人已经将父皇病危之事,密报传往南京,想来,太子殿下即日就能够赶回来了。”

皇后略松了一口气,“虽然已经按皇上的意思,派御马监的人去南京召回太子了,但他们走的是明路,京城不比其他,哪怕再小心谨慎,皇上病重的消息,只怕也遮掩不住,太子远在南京,而汉王、赵王却在山东,离京师更近,咱们不得不防,幸好瞻儿走前,留了玄武、朱雀给你,但愿他们能够平安赶回来。”

孙清扬上前,轻轻地帮皇后按捏肩背,松弛紧张,“母后,太子殿下曾说,若有大变,先得顾着京中的防戍事宜,母后可要早做打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