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九地第十一(第5/23页)

吴王问孙子:“交地吾将绝敌,使不得来,必令吾边城修其守备,深绝通道,固其隘塞。若不先图之,敌人已备,彼可得而来,吾不得而往,众寡又均,则如之何?”

在交地这样的地势,我要断绝敌人,不让他来,一定是让我国边城加强守备,修筑工事,把守要道。但如果没有事先准备,被敌人抢了先,他可以来,我则去不了,兵力上又没有优势,该怎么办呢?

孙子回答说:“既我不可以往,彼可以来,则分卒匿之,守而易怠,示其不能。敌人且至,设伏隐庐,出其不意。”

既然我军去不了,敌人却可以来,我就分兵埋伏,向敌军示弱,等他长驱大进,我再出伏兵击他。

5. 衢地

诸侯之地三属,先至而得天下众者,为衢地。

衢地好理解,诸侯之地三属,就是三国交界之地。我们说某地“鸡鸣三省”,早上公鸡叫,三个省的人都听见,这就是衢地。浙江省衢州市,比三省还多一省,闽浙赣皖四省交界,是四省边际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这是超级衢地,所以干脆以衢为名,叫衢州了,素有“四省通衢、五路总头”之称。

那衢地为什么“先至而得天下众”呢?天下,就是诸侯。在敌我之旁,还有第三国,我们谁先到了,和第三国结交,得到第三国之助,那就形成二打一的形势,我们胜算就大了。所以“衢地则合交”,在衢地的战略方针,是搞好外交,和第三国结盟。

梅尧臣注:“彼我相当,有旁国三面之会,先至则得诸侯之助也。”

吴王又问孙子了:“衢地必先,若吾道远发后,虽驰车骤马,至不能先,则如之何?”

衢地必先,我懂了,但如果我隔得远,军队出发得迟了,就算快马加鞭,也没法先到,怎么办呢?

孙子说:“诸侯参属,其道四通。我与敌相当,而旁有他国,所谓先者,必先重币轻使,约和旁国,交亲结恩,兵虽后至,众已属矣。我有众助,彼失其党,诸国掎角,震鼓其攻,敌人惊恐,莫之所当。”

先到,不等于军队先到,是外交使者先到,带着重币厚礼,先定盟约。军队虽然后到,盟约已成。两国合攻,敌人莫之能挡。这就是《谋攻篇》说的“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的道理。

正兵诱敌,奇兵伏击

原文

敌疑通途,私除要害之道,乃令轻车,衔枚而行,扬其尘埃,饵以牛马。敌人若出,鸣鼓随之;阴伏吾士,与之中期,内外相应,其败可知也。

华杉详解

敌疑通途。

敌人以为我们和后方交通顺畅。

私除要害之道。

他就撤除了守备,因为以为我们有别的通路。

乃令轻车,衔枚而行。

我们就派轻车快马衔枚急进,悄悄地去前面埋伏。这是派出去的奇兵。

扬其尘埃,饵以牛马。

这是正兵,大张旗鼓去诱敌。

敌人若出,鸣鼓随之。

敌人如果上钩,再使劲敲鼓让他跟随我来。

阴伏吾士,与之中期。

正兵把敌军引到我们埋伏奇兵的地方。“中期”,期待的,计划好的时间地点。

内外相应,其败可知也。

伏兵起,夹击敌军。

九种地势的作战方法(四):险恶地形迅速通过

原文

行山林、险阻、沮泽,凡难行之道者,为圮地;(……圮地则行。)

华杉详解

7. 圮地

山林、险阻、水网、湖沼等难于通行的地区,就叫圮地。

贾林注:“经水所毁曰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