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二十七日(第2/3页)

有关停战协议,我再说两件有意思的事情。我曾经在汉城(现在叫首尔)的战争纪念馆里看见过这个协议。这个协议签字的位置是个四方的格子,但是只有三方签了字,有我们的彭德怀老总用毛笔签的字,有金日成的签字,然后有美方将领的签字,唯独韩国方面没有签字。这件事儿很有意思,韩国没有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从法理上来说,就是韩国到今天为止还处在战争状态,可是它没有对手,因为另外三方都已经签字停战了。当时韩国的李承晚政府坚决拒绝签署停战协议,一定要求各方帮它继续打,要统一朝鲜半岛,但没有人愿意再打下去了,没有人愿意再为此流血。朝鲜战争中美国也伤亡惨重,在华盛顿特区有一座长长的朝鲜战争纪念碑,在朝鲜战争中阵亡美军将士的名字都刻在那儿,密密麻麻的,有好几万人,巨长的一座纪念碑。朝鲜战争只打了三年,美军死亡人数就达到五万四千二百四十六人,而越战打了十几年,其中美军大规模参战也长达八年之久,死亡人数也只达到五万八千三百人,朝鲜战争的激烈程度由此可见一斑。所以当时已经没有人愿意再去为李承晚政府流血牺牲了,李承晚政府虽然拒绝签字,但是后来也没有再继续发动战争。当然在法理上它依然处于战争时期,也就是戒严时期。在停战以后的很多年里,南朝鲜也就是后来的韩国,连续出现过多个军政府,每次在镇压人民、镇压学生运动的时候,都会说我们还处在战争状态,我们还处在戒严时期。这就像中国台湾一样,台湾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解除戒严状态,之前台湾一直认为自己处在战争状态,所以这是一件比较有意思的事情。

此外,停战协定的签署还有一个小小的插曲,就是各国在谈判的时候,都要插上自己的国旗,在谈判桌前朝鲜插了一面小国旗,美国也插了一面小国旗,都是那样的小旗。后来朝鲜觉得不对,我应该竖一面比美帝国主义大的国旗,所以第二天就带了一面大一点儿的国旗来;然后美国一看说这不行,朝鲜的旗子比我大,第二天就带了一面更大的国旗。所以在谈判的过程中,两边的旗子变得越来越大,大到都拿不进谈判室来了。最后两边说,那咱们先别谈别的,咱先坐下就这旗子尺寸多大谈一下,最后达成协议说,咱们先各自做一面尺寸一般大的旗子,然后再往下谈,很有意思。

|飞虎队陈纳德将军逝世|

1958年的这一天,美国飞虎队陈纳德将军逝世。陈纳德为了中国人民的抗战事业做出过卓越贡献,他的贡献不在白求恩之下。大家知道,最开始中国单独对抗日本的时候,中国的空军是非常弱的,第一年中国空军的全部将士差不多就已经打光了。中国空军当时有少数在国外受过训练的优秀飞行员,包括高志航,在1937年8月14日淞沪战役中,高志航第一次击落日本飞机,这个日子就被作为中国的“空军节”。在对日战争中,以高志航为首的这些在国外受过专业训练的中国空军的第一批飞行员全部牺牲了。大家如果看梁思成、林徽因的传记的话里面就有记载,当年梁思成夫妇收留了八个空军学校的学员,后来这八位飞行员以及林徽因的亲弟弟林恒,都在和日本侵略者的作战中先后为国捐躯,他们的阵亡通知和遗物,都是寄给“家长”梁思成、林徽因夫妇。梁思成和林徽因每一次收到这些东西,都为这些年轻的勇士泣不成声、悲痛欲绝。

一开始中日作战的时候,苏联还有一些援华的航空队,后来因为苏联跟纳粹的关系缓和了,签了互不侵犯条约,苏联和日本的关系也有所缓和,于1941年4月签订了《日苏中立条约》。这样,苏联就又把援华航空队全部撤走了。到后来在对日作战中,我们的空军几乎瘫痪,整个天空都是日本人控制的。在我们完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最后蒋介石派人找到了美国飞行员陈纳德。陈纳德当时已经从美国空军退役了,但是由于他在美国的名声很大,是一个特技飞行员,飞行的技术非常高,蒋介石就派人找到了他,问他愿不愿意组织志愿航空队帮助中国人民:“我们中国政府出钱,你帮我们去买飞机,帮我们去找飞行员,帮我们来战斗。”陈纳德是军人出身,尤其是空军,空军是永远属于天空的,于是退役之后的陈纳德就接受了这个邀请,说那好吧去中国。于是,陈纳德就这样在顶着美国政府压力的情况下来到了中国。他买了一些旧式的飞机,招募了一些在美国的退役飞行员,还有一些预备役的飞行员,组织了一支飞行队,也就是后来的飞虎队。美国政府当时给了陈纳德非常大的压力,一开始美国在中日战争中是中立国,陈纳德这样一弄美国就怕自己不是中立国了。就是在这样的压力之下,陈纳德将军还是坚定地来到中国,坚定地帮助中国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