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三日(第2/3页)

不管是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还是无数次推动中国前进的其他运动,北大都走在最前面。北大也诞生了无数大师级的人物,从学生到他们的教授,我就不一一说了,确实都是国之栋梁。应该说在整个中国20世纪一百年的发展中,这些人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就连北大的一位图书管理员——毛泽东,都成为我们国家的缔造者。

虽然北大和清华现在经常互相挤对,但是两校之间曾经也有非常美好的时代,就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北大、清华、南开合并成了西南联合大学。后来在“文革”时期,两校还联合过一次,在报纸上发表过很多文章,写大字报,署名“梁效”,其实就是两校的意思。所以北大跟清华曾光荣地合并过,也曾一起丢人过,在大时代来的时候,谁也逃不掉。我对北大还有很多亲身感受,下面说两件小事儿。

一个是我们清华因为女生少,在这方面就特别羡慕北大,经常偷偷跑到北大去,弹琴也到北大去弹,但每一次都能完胜北大的男生。为什么呢?因为清华的学生中弹琴的人数远远超过北大。大家想想清华出了多少音乐人,包括鄙人以及写《传奇》的李健、水木年华、今天中国最大的唱片公司的老总宋柯等等,都是清华的。北大虽然号称最著名的文科大学,但迄今也未出现一个在音乐等艺术方面特别有才华的、能跟清华比肩的人。为什么北大人弹琴不如清华?最简单的道理,因为清华女生太少了,男生之间的竞争太激烈,男生们练琴练得手指头都弹断了,都弹到《魔笛》这么高难度的曲子了,也还没找着女朋友。所以你到清华一看,晚上熄灯以后,宿舍里的同学都在认真学习,水房里则坐了一圈练琴的男生,大家各弹各的。而北大因为女生太多,长得又好看,男生都是练一些非常简单的练习曲,比如《爱的罗曼史》,就能受到女生们的欢迎,于是北大男生就没有练琴的欲望。那时候还有“查琴”的传统,就是输了的一方要把自己的琴砸了,每次清华男生到北大弹琴,北大的男同学就不同意“查琴”,说咱们就切磋一下,共同玩一玩,不要真的比赛。比赛完输了就要砸琴,这个真受不了。清华当时因为女生太少,在北大有一个我们的友谊宿舍,全北大最漂亮的女生都在那里,我们经常一起联欢。北大女生都是那种见多识广、落落大方的,清华男生在宿舍里特爱说豪言壮语,但每次去一起联欢的时候,到了北大宿舍都不好意思跟北大女生说话,一块儿玩的时候也是。有一次我们一起去昆明湖,我和一个同学跑到后山转了一圈,回来一看我们班男生都在昆明湖湖边的堤上坐着,北大女生都没了,问她们都上哪儿去了,说她们都上船划走了。我说:“你们怎么不跟上去?”他们说:“船满了。”很有意思!清华男生跟北大女生建立友谊宿舍唯一的结果就是,我们帮她们修录音机,修了四年,此外再没有任何结果。

我还有一个惨痛的经历,就是上大学的时候,因为和北大的学生打架,还被处分过。当时我们清华去了十几个男生,因为和北大的同学踢球产生了一些冲突,最后大家约好了,说晚上在北大东门,咱们来打架。那个时候北京的传统是打架要先约好,不能欺负人。我们清华去了十几个男生,北大也来了一些人,但是经过十五秒的战斗,北大的同学就被清华男生打翻了。结果北大使出了他们的独门祖传绝技——写大字报,第二天早晨居然贴出好多大字报,说校外流氓冲进北大,欺负学生。后来这事情闹得越来越大,导致我们当时去北大打架的清华同学,每个人都受到了很严重的处分,从此我们就对北大非常敌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