渌水亭宴集诗序①(第2/2页)

⑱乘槎:乘坐竹、木筏。晋张华《博物志》卷十载,古时传说天河与海通,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见有浮槎去来,不失期,遂立飞阁于槎上,乘槎浮海而至天河,遇织女、牵牛。此人问此是何处,答曰:“君还至蜀郡方严君平则知之。”后至蜀,君平曰:“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牵牛宿。”正是此人到天河时。

⑲鼓枻(yì):划桨,谓泛舟。

⑳沧浪:古水名。有汉水、汉水之别流、汉水之下流、夏水诸说。《书·禹贡》:“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孔传:“别流在荆州。”

㉑泛宅:以船为家。

㉒浮家:形容以船为家,在水上生活,漂泊不定。《新唐书》卷一百九十六《隐逸列传·张志和》:“陆羽常问:‘孰为往来者?’对曰:‘太虚为室,明月为烛,与四海诸公共处,未尝少别心,何有往来?’颜真卿为湖州刺史,志和来谒,真卿以舟敝漏,请更之,志和曰:‘愿为浮家泛宅,往来苕、溪间。’辩捷类如此。”

㉓仆:自称的谦辞。恨人:失意抱恨的人。南朝梁江淹《恨赋》:“于是仆本恨人,心惊不已。”

㉔匪石:非石,不像石头那样可以转动。形容坚定不移。《诗·邶风·柏舟》:“我心匪石,不可转也。”孔颖达疏:“言我心非如石然,石虽坚尚可转,我心坚,不可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