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年心事,无奈何人生吴文英(第2/3页)

吴文英特殊的人生经历给了他独特的体验。他一介布衣,出入侯门,所见所感都与常人不同,落到作品里,就能看出格局和气度。

三千年事残鸦外,无言倦凭秋树。逝水移川,高陵变谷,那识当时神禹。幽云怪雨。翠萍湿空梁,夜深飞去。雁起青天,数行书似旧藏处。
寂寥西窗久坐,故人悭会遇,同翦灯语。积藓残碑,零圭断璧,重拂人间尘土。霜红罢舞。漫山色青青,雾朝烟暮。岸锁春船,画旗喧赛鼓。

《齐天乐·与冯深居登禹陵》

这首词起笔就是“三千年事残鸦外”,将手中的长镜头推向遥远的历史,气度高远,历史长空的壮阔马上跃然纸上。从这样的视角来看当下,便能对沧海桑田的巨变有所释然。高岸陷落下去变成深谷,深谷又涌起变成山陵,三千年间的天地,恐怕夏禹再生也要震惊于此。如今,三千年后的吴文英,倚着秋天的树,默默地注视着禹陵,遥想三千年前大禹的神迹,看眼前雁过青天画出优美的弧线,仿佛是当年禹王藏书留下的文字。

归来,寂寥西窗边,与朋友同剪灯语。想起白天见到的“零圭断璧”。相传禹庙里的玉石都是几千年前遗留下来的宝物,如今拂去上面的尘土,好让它们重现人间。又想着,等秋天过了,红叶凋零,徒留下青青山色,晚烟晨雾。变的是自然,不变的也是自然。吴文英将历史与现实妥帖地糅合到一处,碎碎絮语便将古今之变轻轻道出。

吴文英的词都有这个特点,看似不相关的景物,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内在的顺序——情感的顺序,思想的顺序,逻辑的顺序。他不是随便选取这些意象的,而是前后化用,彼此照应,完成他所讲的内容。比如这首词,开篇说“无言倦凭秋树”,中间讲登禹陵,然后与朋友剪烛西窗,谈历史的往事,也谈人生的往事。有霜叶由红至黄的“动”,也有青青山脉“不动”的绿色。词的结尾已由秋转春,“岸锁春船,画旗喧赛鼓”,又是嘈杂热闹人声鼎沸的春天!四季轮回,周而复始。春秋推演,亘古不变。这种以“思力”精心编织的秩序,正是吴文英笔法的独特之处。

另有《八声甘州·陪庾幕诸公游灵岩》也是怀古佳作:

渺空烟四远,是何年、青天坠长星?幻苍崖云树,名娃金屋,残霸宫城。箭径酸风射眼,腻水染花腥。时靸双鸳响,廊叶秋声。
宫里吴王沉醉,倩五湖倦客,独钓醒醒。问苍波无语,华发奈山青。水涵空、阑干高处,送乱鸦、斜日落渔汀。连呼酒,上琴台去,秋与云平。

《八声甘州·陪庾幕诸公游灵岩》

如果说《齐天乐》描写的多是历史的盛衰,那么《八声甘州》中更醒目的则是个人的感怀。但两首词都有着高远的意境,璀璨的想象力。

吴文英说,在虚空缥缈的远古,不知道是何年何月,从青天上掉下来一颗星,落在地上,幻化出人与景色,幻化出缤纷的世界。先是幻化出苍翠的山崖、白云环绕的树木,然后是西施那样的美人,还有沉湎于酒色先称霸后被灭的吴王夫差。侧耳倾听,好像是美人木屐踏在廊上的余音,又像是秋叶被风吹动的飒飒声。在吴文英打开的时空里,雾霭迷离的荒野,四海八荒的尘寰,这颗星,这座山,不仅幻化出自然的景物,也变化出纷繁的尘世。这其中,范蠡是清醒的人,懂得功成身退,而吴王却在沉湎中堕落、亡国。

“问苍波无语,华发奈山青。”这是吴文英对历史的追问,也是他对现实的反思。他说想问问东流的水,到底是什么主宰了盛衰的规律,但江水无言,兀自东流去。人生重重困惑,历史层层谜团,随时间匆匆滑过,只留下满头白发的词人,无奈地对着依旧苍翠的青山。吴文英在这首词里,展开的是历史的想象,抒发的却是对南宋统治者耽于享乐的忧虑。全词立意深远,布局开阔,意境奇幻,实是怀古词中的佳作。